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相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四方响应,世界的地缘经济和政治板块正在出现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转移,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变革的必要性正日渐突出。
《中国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理论上对国际规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明确提出了整体实力、领域优势和创制能力的概念,把三者看作一国何以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变革的来源,并对三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
在实践上,《中国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聚焦中国,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变革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参与过程中,中国必须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致力于成为国际规则的建设性参与者,而不是挑战者或者旁观者;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变革,中国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和领域优势的同时,培育更强的国际规则创制能力。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出席“世界秩序与中国的角色-2015京城国际论坛”时引用了孟子的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她看来,虽然还不能说中国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达”,但已经是时候该去关注和影响世界秩序的走向了。而要“兼济天下”,中国需要尽快地想明白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的未来世界秩序应该是怎样的?它与现存的世界秩序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需要告诉世界,中国将在未来世界秩序的塑造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多年来,中国的学术界和外交界一直就是对国际秩序、世界秩序和全球秩序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的先行者。在国外,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同样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看法。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处于同一条思想起跑线上。在现实的层面,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相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四方响应,世界的地缘经济和政治板块正在出现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转移。也就是说,如果得到志同道合国家的支持,中国现在有能力来推动国际体系发生重要的变化。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强调,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全球治理格局和治理体制进行了专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态势都预示着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扮演一个主动塑造者的角色,从而为推动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全球治理模式和国际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和维护者
中国既是国际规则的参与者,也是国际规则的维护者。所谓参与者,主要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维护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参与了西方主导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的国际规则,并在维护规则中改革规则;所谓维护者,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一直就是主权国际体系以及通用国际规则的维护者。
中国参与西方主导的一些国际规则具有主动选择的特点。中国按照自己国内改革的节奏,逐步参与虽由西方主导但却具有较广泛适用范围的国际规则。因此,中国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不加选择。将国内改革的节奏和进程与参与既有国际规则进行平衡和取舍,在保持国家稳定和独立性的前提下,使得两者处于可控而又平衡的互动进程之中,是中国参与西方主导的许多国际规则的一个重要经验。第二个重要经验是,面对既有的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中国通过参与和熟悉这些规则来改革这些规则,而不是通过打破这些既有规则来改革这些规则,有效维护了国际体系的和平和稳定。第三个重要经验是,参与这些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尤其是金融贸易类规则时,我们既要看到中国受益的一面,也要看到中国为此承担了很大的国内成本。但是这些成本很多是中国自己内部消化的,很少外溢出去,这体现了中国一贯的节制和对外部世界负责任的态度。总之,中国是在保持内政和国际体系之间良性互动的背景下参与国际规则的,对两个大局、两种市场、两类规则的高度统筹平衡能力,是中国和国际体系相互受益的重要保证。中国选择了一种共生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好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和国际体系的关系。
潘忠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2000-2004年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任职,于2008-2009年经外交部借调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政治处从事外交政策调研工作,于2012-201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作富布赖特访问研究学者。著有《针锋未必相对:战略思维与中美互动的对弈逻辑》《国际政治学理论解析》《从“随势”到“谋势”:中国的国际取向与战略选择》《与霸权相处的逻辑》《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Unlikely Partners China,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Forging of a Strategic Partnership(合著)、Conceptual Gapsin China-EU Relations:Global Governance,Human Rights and Strategic Partnerships(主编),并在《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欧洲研究》(《欧洲》)等专业期刊,以及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Issues and Studies、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Asia Europe Journal等海外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丛书总序 为互联互通的世界探索更好的治理方案
序言 做国际规则的共同塑造者
第一章 国际规则及其形成机制
第一节 什么是国际规则?
第二节 国际规则为什么重要?
第三节 国际规则是如何形成和变革的?
第四节 国家何以能够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变革?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中国是古代东亚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
第二节 中国对古代东亚国际规则的贡献:礼治原则的创建
第三节 中国对古代东亚国际规则的贡献:天下礼制的推行
第四节 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历史经验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实践与历史经验
第二节 比较中美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当代国际关系一般规则的理念贡献
第一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第三节 国际关系民主化、新安全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四节 和谐世界
第五节 新型大国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国际规范
第一节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规范创新:体系层次
第二节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规范创新:双边层次
第三节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规范践行:条件与障碍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规则制定权
第一节 “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
第二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国际规则制定权
第三节 “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面对的质疑与挑战
第四节 抓好“一带一路”规则制定权、牢牢把握话语权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与国际危机管理规则的制定
第一节 国际危机及其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危机管理规则迎来制定新时机
第三节 中国开展国际危机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中国开展国际危机管理的规则主张
第五节 中国参与制定国际危机管理规则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小结
第八章 中国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
第一节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方向、博弈与路径
第二节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点领域
第三节 中国与全球经贸规则重构
小结
第九章 亚投行与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的规范性力量
第一节 规范性力量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亚投行与中国有关世界金融治理的主要规范
第三节 亚投行是中国在世界金融治理体系转型中所处地位的试金石
第四节 亚投行与中国规范性力量的外部认知
小结
第十章 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的制定
第一节 国际气候变化规则的建立途径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利益及其演进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建立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第四节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规则建立的经验
第五节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规则制定的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 中国应如何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变革?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角色定位:稳健的建设性参与者
第三节 领域优势与重点领域
第四节 路径选择:多层次合作
第五节 能力建设:规制、创新与协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