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分为“基础中医学”(上篇)和“临床中医学”(下篇)两部分;上篇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观、中医学的人体观、中医学的疾病观、诊法、辨证、防治原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下篇包括针灸学、内科常见病证和其他常见病证。
《中医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①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突出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反映中医学继承创新的成果,在每章(节)前后分别设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知识链接、现代相关研究、思考题等,方便学生学习。②绪论部分的“中医学的历史源流”一节,将“中医学的起源”概括性地提炼后体现在概述部分,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核心将各学科的发展源流按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主线分述,使历史链条更加明晰;新增“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与国内外发展前景”一节,以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为彰显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将“中医学的预防学说及措施”单列一节;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特点”之后,介绍了“中西医学的比较”,以便惯于西医思维方法的l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与理解。③将第1版教材中“中医学的哲学观”内容调整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④“中药与方剂”部分,将中药学知识与方剂学知识有效优化整合为一体,可促进教学改革,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⑤附录部分,分别编有中医名词术语索引、中药索引和方剂索引,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高等教育设置《中医学》课程是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是中华民族具有原创性与实践性的医药学科和优秀文化遗产,是我国医学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对教材设计的相关精神指导下,按照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要求,为深入贯彻实施以“5+3”为主体的I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方案,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理解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拓宽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知识面,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我们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第1版)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各版中医学教材的经验,依据5+3“十三五”规划教材提出的“保持第1版的优点,紧跟学科发展”和“精编、精选、实用”的编写思路进行了修订。
本教材分为“基础中医学”(上篇)和“临床中医学”(下篇)两部分;上篇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观、中医学的人体观、中医学的疾病观、诊法、辨证、防治原则与治法、中药与方剂。下篇包括针灸学、内科常见病证和其他常见病证。
本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①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突出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反映中医学继承创新的成果,在每章(节)前后分别设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知识链接、现代相关研究、思考题等,方便学生学习。②绪论部分的“中医学的历史源流”一节,将“中医学的起源”概括性地提炼后体现在概述部分,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核心将各学科的发展源流按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主线分述,使历史链条更加明晰;新增“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与国内外发展前景”一节,以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为彰显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将“中医学的预防学说及措施”单列一节;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特点”之后,介绍了“中西医学的比较”,以便惯于西医思维方法的l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与理解。③将第1版教材中“中医学的哲学观”内容调整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④“中药与方剂”部分,将中药学知识与方剂学知识有效优化整合为一体,可促进教学改革,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⑤附录部分,分别编有中医名词术语索引、中药索引和方剂索引,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此次修订,我们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多次进行编委之间的互审修改,以及主编、副主编的几轮交叉审稿,并得到编委所在九所院校的大力支持,本教材凝结了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劳动。在此,谨向所有支持本教材编写的各院校及全体编写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教材的编写,虽经反复审查,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次修订时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