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近年所创作的散文结集,计二十万余字。内容主要是作者2017至现在所写关于古典文化及文艺现象的随笔和散文。既有对阅读生活的理性思考,也有对丰富心灵的真切描绘,语言纯净优美,意境饱满,诗情与哲理交融,是作者的又一部力作。
柏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文艺评论集与散文集多部,曾获第四届、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散文奖以及其他奖项。
阅读马克思
花楸树
基石
说董仲舒
说韩愈
说朱熹
说王阳明
经学家的散文
读书且先识字
《红楼梦》“登堂”记
柳青,文学原野的春天
遥忆杜鹏程
怀念陈忠实老师
丝之端
秋黄花
祖屋
炎热与水及乡村的解读
书如故人可相亲
天上飘来的丝带
“五谷”之外的“薯”
薯蓣与红薯
郁葱遍岗野
值得所有人致敬
散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散文的“土气息”“泥滋味”
散文是“时代之花”
当代散文创作的逻辑起点与艺术追求
散文这样写的可能
秦岭秋风入画图
却将笔墨唱大风
抱布贸丝
从此,开始了我的专业作家生涯
附
书生情怀邢小利
后记
出入文史,独成风景
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柏峰先生的散文新作《远山与近土》,也很难把自己的读后体会系统地记录。正如书中的简介所言,这部书集结了作者近年“关于古典文化及文学现象的随笔和散文”,内容跨度较大。这些文章,既有涉及古代思想家、文学家生平与作品的阅读与评述,又有对于自己的读书、成长经历的回顾;记述作者与师友的交往、互相砥砺,描写身边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家乡的民情风物;有作者对于散文的文体认识和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他对当下散文如何发展的深刻分析。也许只有文集的题目《远山与近土》最能恰当地概括作者的用意。
远山者,他山也。作者出入文史,在纵横捭阖中博古论今。从孔子、董仲舒,到韩愈、朱熹、王阳明,在梳理这些思想家的学术成就的同时,又以他们的文章写作为线索,串联了上述学者对散文发展在不同阶段的推动。有评论者说,“柏峰是作家,也是学者”。的确,他的笔下,并不是简单的感性体会,更多的是阅读之后的思考,是“大量的充满理性的论述”与“思想阐述”,而这一切,皆源于作者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深入的阅读体验。在他的笔下,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对于书籍阅读的热爱,多次摹写他获得书籍的艰难过程,这种经历对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反差,也引起了作者对于当下阅读环境的关注,他说,“智能手机这种碎片化、娱乐化和无指向性阅读,会把人类追求知识的纸质文本阅读排挤到怎样尴尬的地位”,“只是跟着即时的阅读兴趣走,所收获的都是不成体系的东西”。作者强调,“散文是‘时代之花’需要写作者具有敏锐的生活感受能力。敏锐的生活感受能力不是先天就可以获得的,是需要写作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文字实践来逐渐提高的。”新兴的文本载体将怎样影响文体的发展,这确实需要时间来检验,但作者的担忧不无道理。时代的变化固然推动了阅读方式的转变,但像作者那样字斟句酌地阅读原典,却是看似笨拙实则深刻的唯一捷径,是读书、获得认知不可简单跳过的入门基石。
近土者,作者深受影响的风土人情也。文集所收录的《丝之端》《秋黄花》《祖屋》《“五谷”之外的“薯”》等诸篇,充满了周作人所说的“土气息泥滋味”。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作者连续写了多篇与“薯”有关的内容,不仅写红薯的几种食用方法,写红薯在历史上的“救荒”作用,还写了红薯藤叶在穷困年代的“待客”业绩。又由红薯而兼及薯蓣(山药),这些乡间最为常见的作物,在不同时期身价各异。作者感叹,“也许,走过漫长的岁月,过去经历过的艰难困苦早已经失去了原先的苦涩滋味了,特别是不经意间追忆起来的时候,竟然朦胧起一层淡淡的诗意。”追忆也好,诗意也罢,始终萦绕在作者心间的浓浓的乡土情怀,恰是作者“散文的气韵”所在和“思想力量”的来源。
由远山而及近土,起承转合间,是师友交往的点滴,既有谆谆教导的铭记,也有多年神交的默契。作者自己心绪的起伏变化,因师友而起,也随景物而生,种种过往,皆是不能略过的风景。读书化解了思想的困惑,写作实现了情绪的表达。远山,帮助作者贯通古今而视野开阔,经由阅读升华自己的认知,坐而知天下;近土则是作者扎根成长的根基,生于斯长于斯,饱含深情于乡土之中,笑对人生。
作为学者的作家柏峰,在远山与近土中,书写自己的认知体认,深入浅出整理自己的思绪,将多年的思考汇于诸篇文章;不徐不疾,把身边的趣闻妙事娓娓道来。读书伴随着深入思考,写作紧系着民情风物,令人在远山近土中,获得阅读的欣喜,收获别样的认知,正如陈忠实先生生前评价道,柏峰的散文“业已独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