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廷先生乃一代国学大师,随着其作品今年经由张文江先生整理,陆续出版,潘先生的影响日隆。本书内容以易学史和道教史为主要线索,尝试描述出潘雨廷先生学术的初步轮廓,让普通读者能够了解其思想与神采,让意欲进一步研究潘先生著作者有恰当的导引。
以易学史和道教史为主要线索
描述潘雨廷先生学术整体轮廓
潘雨廷(1925—1991),上海人,当代著名易学家。生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雨廷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潜等先生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志于学问数十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文王数字卦初探 001
一、论天干地支与数字卦 001
二、初论数字卦与阴阳符号卦的转化过程 011
论孔子与“六经” 016
一、引言 016
二、历代认识孔子有汉、宋、清三变 017
三、直接考察孔子一生与时代的关系 024
四、孔子“志于学”至“而立”后的情况 027
五、孔子“不惑”至“知天命”后的情况 031
六、孔子周游列国以达“耳顺”的情况 040
七、孔子返鲁后以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情况 048
八、结论 071
论《德道经》的“执今之道” 076
论庄子的思想结构 084
论编辑成《周易》者的思想结构 089
卦爻辞的原始意义 113
十翼的形成 131
论《史记》的思想结构 149
详论《汉书·艺文志》,以见中国的“目录学”
犹今日的“系统学” 174
《参同契》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186
《参同契》的易学与服气之道 204
《易》与《华严》 217
引言 217
《易》贯《华严》颂 218
河图与《华严》十方五十三参 221
洛书与《华严》九会七处 237
普贤行愿显微 249
论初期佛教与吾国思想的相互影响 254
一、汉魏 254
二、西晋 259
三、东晋 262
论陈抟先天易与禅机的关系 269
论《周易》四百五十节文献与密宗的三密 277
论佛教之显密与易象 284
《悟真篇》及其功法 287
一、论《悟真篇》的象数结构 287
二、综论《悟真篇》的当下功法 292
三、并论《参同契》与《悟真篇》以究其功法 302
论王船山以易学为核心的思想结构 319
易学象数与现代数学 364
附录一 易学史大纲 381
叙论 381
提要 386
目录 388
附录二 拟写《易学史》目录 393
附录三 拟写《道教史》之目录 396
附录四 潘雨廷著述目录 405
后记 张文江/ 407
又记 张文江/ 410
论《德道经》的“执今之道”
1973年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两种帛书《老子》,出土后以甲、乙本名之。在今日所存的各种《老子》版本中,这两种抄本时间最早,故成为研究《老子》的重要文献。此墓下葬时,在汉文帝十二年(前168),抄成甲、乙本,当然在其前。曾以避讳考其抄写的年份,乙本不避惠帝名“盈”、文帝名“恒”,而避高祖名“邦”。可见抄写时在高祖称帝(前206)后,惠帝接位(前194)前。甲本更不避“邦”字,且乙本作隶书,甲本书法在篆隶之间,则很可能在乙本前。然当时避讳尚不严格,书体正在篆隶兼用,故亦可能同在高祖称帝时。概而言之,皆在秦汉之际。今能见2100余年前的古文献,虽多残阙,仍可卒读,确属珍贵的资料。
以甲、乙本互校,基本相似,可见当时所临抄的先秦本,虽有出入而变化不大。又以甲、乙本校诸今存的各种版本,则与唐初太史令傅奕所校定的《道德经古本》较接近①。考傅本的来源,本于北齐武平五年(574)掘得的项羽妾冢中本。然已与寇谦之所传安丘望之本、仇岳所传河上丈人本参校而此成古本。唯参校当时的世传本,故已非项羽妾冢中抄本的原貌。不期一千四百年后,又得此甲、乙本,以意推之,甲、乙本与项羽妾冢本时代既近,文当相似,惜傅奕未能一变世传本的传误,有关《老子》的微言大义,基本仍与世传本同,惟字句详略稍有不同而已。幸今复得甲、乙本,乃可进一步以正世传本之误,而更见《老子》之精微处。
先论其道德两篇的编次。甲、乙本同为《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此与世传本的道德编次不同,似未影响内容,然有影响于对道德概念的认识。曰道德者,由本而言;曰德道者,可见入手处,谓当以德而归于道。不然,由德而仁义礼则失道,如能由德而得一即道。更见道之消息而弗居,即上德不德,则道与德犹妙与所噭。然未知以德入手,难免认道为玄虚而不可捉摸,是即世传本称道德之失。若能识二者之同出,则道德以穷理为主,德道以尽性为主,固可相通。然空谈义理,非《老子》之旨,当以实践为本,能由实践,方可证其理,此德道之次所以优于道德之次。
更证诸古籍,如《庄子·缮性篇》曰:“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此文含义,与《老子》不甚同,其序德道之次,则同甲、乙本。又《韩非子》中《解老》《喻老》所论述之次,亦德在道前。唯二千年来道德之次,已深入人心,由此而改名德道,似觉不习惯,然俗名体道有得为得道,正合当时德道编次的意义。
又于甲本中,有分章的符号,惜什九残阙,已未能复见其章次,以今本的分章校之,不同处示如下:
今本德篇38—81章 道篇1—37章
甲、乙本 38—39, 41, 40, 42—66, 80—81, 67—79
1—21, 24, 22—23, 25—37
于《德篇》的38—81章中,不同处有二。其一,40与41章互易;其二,80—81两章在66与67章之间。于《道篇》的1—37章中,仅一处不同,即24章在21与22章之间。此见全文的章次,两千余年来,变化尚不大。主要研究《老子》的哲理,宜深入以观一章一句一字的大义。此文仅论《道篇·第十四章》中的一字之差。
傅奕本于《道篇·第十四章》最后数句为:“执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而甲、乙本皆为:“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考甲、乙本非同时所抄,所临抄者亦非同一本《老子》。虽亦有误抄,然二本同一误抄的可能性不大,似可不加考虑,宜从甲、乙本为准。校以傅奕本多“可”字,“以”作“能”,未影响大义。而“执今之道”作“执古之道”,且两千余年来的各种版本,莫不如此。此对《老子》之主旨,有极大的误解。以理推之,“今”字改成“古”字似在武帝时,由尚黄老而尊儒术,乃有趋时者,改此以适应当时的儒家思想。
观《老子》的思想,非常明朗,于古今的时间概念,更有正确的理解,故必须“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此之谓“现在”。有此“现在”的概念,乃能理解“古代的现在”。古代更有古代,时时上推以知古始。以知古始者,所以知“古始的现在”。由“古始的现在”发展成“古代的现在”,由“古代的现在”发展成“近代的现在”,由“近代的现在”发展成“今日的现在”。此“现在”的发展,是谓道纪。其后有儒家的道统,佛教的传灯,皆此道纪之象。
又于乙本《老子》前,同处出土的尚有《黄帝四经》。其一名《经法》凡九篇,于《四度》一篇中,有说明道纪的意义,其文曰:“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顺同道而异理,审知逆顺,是谓道纪。”此所谓“极而反”,犹《老子》之“逝曰反”。“盛而衰”,犹《老子》之“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由阴阳消息而弗居,乃天地之道人之理。能弗居而弗去,即为“现在”。故顺逆者,就是由今日的现在,知过去的现在为顺。由今日的现在,知未来的现在为逆。而道纪者,就在审知逆顺的现在。故唯知道纪者,方可与语古今之变。《周易·说卦》有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此顺逆之理,与道纪之义相同,故不知数往之顺,《易》何能逆数知来。凡能知来,必已数往,此审知逆顺的道纪,犹知史鉴之作用。故不知古今,何以知逆顺的道纪;不知现在,又何以知古今;不知执今御今,又何以知现在。而现在何可得自执古御今。故唯得执今以御今的现在,始可与语执古以御古的史迹。知史迹之现在,然后以知古始。古始与执古,其何可混同之。此黄老之言,所以不同于董仲舒所尊之儒。
至于何谓“今之道”?则曰能御今之所有者,是谓今之道。故唯得今之道者,乃能御今之有。且永远有不同的“今之有”,则“今之道”亦永远不同。执永不相同的“今之道”,庶可御永不相同的“今之有”。然则所执者何?曰时间。以知古始者何?所以划时代。
曰唯物论者,所以划时代于生命起源之前。然不可不知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不同。唯执机械唯物论者,乃不知分辨有生命的自然界与无生命的自然界。由是等视生物与无生物,以致人同机器,是犹执古之失。至于辩证唯物论,则既知无生命时代的物质第一性,亦知有生命后的物质第一性,于有生命后,已不可不知物质与生物的相互作用。且生物进化至人,各有其相对的现在,是犹以知古始。于人类社会的进化,更有相对的古始。故由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方能掌握发展的唯物史观。即执先秦之道以御先秦之有,执秦汉之道以御秦汉之有,执唐宋之道以御唐宋之有,执近代之道以御近代之有。凡读先秦古籍中,每有所托始,是犹划时代。据《论语·尧曰》,知孔子划时代于尧舜,亦即删《书》起于《尧典》。孟子继之,故“言必称尧舜”。其时“今之有”发展,御之的“今之道”亦发展,乃所知的古始,不可不上推。故天文医理的古始,上推至黄帝;农业商业的古始,上推至神农;以致人类理解整体知识的古始,上推至伏羲。实即东周时的生产力大发展,其知已可由人类社会的研究,逐步扩大到对自然界以及生物界的研究。惜对古始的概念,每混同于执古的概念。凡执古与古始的不同,就在能否执“现在”以御今之有。能则审知逆顺而知道纪,虽穷远古而未失现在,是谓古始。不能则虽凝昨日而已非今日,仍属执古而失现在。《中庸章句》第二十八章有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亦以执古为非。今从甲、乙本《老子》中,以一字之差,能重见认识现在的精微处,此实为《老子》的基本概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