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逻辑来说,审计就是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获取证据并发表意见,这里的特定事项就是审计主题。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行为、制度,审计就是围绕上述四类主题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收集证据并发表意见。基于四类审计主题,分别形成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规审计、制度审计,本书聚焦通用于各类审计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规审计、制度审计的前奏基础。
前言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成立30多年来,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促进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审计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要求,新定位新发展,基于审计实践的不断创新,审计理论需要有新的提炼与总结。
《审计学基础》2018年被列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我们扎根中国的审计实践,借鉴国际审计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紧扣审计发展的时代脉搏,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新颖且丰富。近些年,审计本质、职能、职责、定位、作用等都随着审计制度变迁及审计环境变化而变化,我们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党和国家对审计的新要求、审计实践的创新、审计新准则等内容囊括进来。
(2)教材写作体例呈现时代特征。每章开头增加了学习目标、引导案例、思考题,结尾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审计学基础》的资源共享课已
上线,并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现了教材的立体化特征。
(3)凸显“三基”内容特色。突出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共性内容介绍,突出对审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审计技术方法的介绍。研究审计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规律,总结学术界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及知识体系架构。
《审计学基础》由王会金教授、许莉教授主编,各章分工如下:第1章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夏寒博士、副教授;第2章审计本质和审计体系,王会金博士、教授;第3章审计目标,杨柔坚博士;第4章审计规范,王士红博士、教授;第5章审计依据,王晓丹博士;第6章审计程序,许莉教授;第7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和秀星教授;第8章审计取证模式,赵珊博士、副教授;第9章传统财务审计方法,许莉教授、陈丹萍教授;第10章审计抽样技术,陈丹萍教授;第11章现代信息审计技术,张文秀博士、副教授;第12章审计报告及结果应用,许莉教授;第13章审计管理,李兆东博士、副教授。本书还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及实务的人士批评指正。
编者
于南京浦口
王会金,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审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主要从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荣获审计署、江苏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政府科研奖一、二、三等奖近10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审计科学”“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许莉,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审计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江苏省金融会计学会学术顾问,江苏省审计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政府审计、银行内部控制。主编《审计学基础》《金融审计与稽核》《审计案例》《金融审计》等,在《财贸经济》《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10余项。
第1章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我国审计的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第2章 审计本质和审计体系
第一节 审计的本质
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
第三节 审计体系
本章小结
第3章 审计目标
第一节 审计目标概述
第二节 审计目标的类型
第三节 审计目标的特征与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因素
第四节 实现审计目标的基本要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审计规范
第一节审计规范
第二节审计法律规范
第三节审计准则
第四节 审计职业道德
本章小结
第5章 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依据
第二节 审计依据的适用
本章小结
第6章 审计程序
第一节 审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准备阶段及审计方案
第三节 实施阶段及审计记录
第四节 终结阶段及审计报告
本章小结
第7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小结
第8章 审计取证模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第三节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第四节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第五节 数据式审计模式
第六节 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9章 传统财务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阅法与核对法
第二节 盘存法与观察法
第三节 询问法与函证法
第四节 重新计算法与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10章 审计抽样技术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属性抽样技术与应用
第三节 变量抽样技术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11章 现代信息审计技术
第一节 现代信息审计技术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第三节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
第四节 数据式审计技术
本章小结
第12章 审计报告及结果应用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简式审计报告
第三节 详式审计报告
第四节 审计结果应用
本章小结
第13章 审计管理
第一节 审计管理概述
第二节 审计计划管理
第三节 审计质量管理
第四节 审计信息管理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