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从家庭美德培养开始
将51种美德引入家庭教育,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注入无限力量
百万的家庭都在使用的方法,激发孩子最好的内在品质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基本的美德传递给孩子是父母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本书将家庭美德教育变得简单易操作,有助于父母:
理解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4种角色
认识51种实用的美德
掌握美德教育的语言框架,与孩子实现顺畅地交流沟通
利用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和工具,促进孩子的精神和道德成长
强大的心灵意志成就孩子的一生
何谓“长大成人”?这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发育,更是指心灵上的成长。正所谓,“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为人父母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教育者、权威者、顾问和引导者的角色,才能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把握日常生活中珍贵的教养机会,帮助孩子发掘自身天赋,激发最好的内在品质,培养强大的心灵意志,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无惧挑战。
在这一过程,家长可以使用的策略包括:
1.识别教育时机。
把生活看作学习机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作铸造性格的原料,把考验和困难看作是磨砺美德的机会。
2.使用美德的语言
认可语言的力量,肯定孩子身上展现出来的美德,提醒孩子需要的美德,不再使用羞辱、谴责性的语言,从而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3.制定明确的规则
制定清晰、合理的家规,给孩子的自我约束提供基础。
4.尊重心灵
与孩子分享知识、智慧和技巧,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温和地引导孩子探寻生命的意义。
5.提供精神陪伴的艺术
成为孩子的精神顾问,在孩子遇到道德难题的时候给予孩子支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但不要代替孩子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精神功课。
在这个世界上,为人父母可以说是最复杂、最重要的事情。在升级为
父母之前,虽然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在教养孩子方面获得足够的经验,但父母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遗憾的是,孩子呱呱坠地时也没有自带任何教养指南。
如今,尽职尽责的父母越来越担忧自己的孩子,怕他们沉溺于会危害其品行的物质享乐,担心他们在面对价值选择时将个人利益置于伦理、正直或者爱等精神价值之上。许多孩子在生活中对精神价值鲜有甚至根本没有概念。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近年来,为填补父母在价值引导方面的空白,文学界及教育界人士致力于让父母意识到孩子是具有独特情感和思想的独立个体,相关工作已颇见成效。许多作品涉及孩子及家庭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主题包括尊重孩子的感受、建立和谐的家庭、培养自尊意识、学会说话孩子才会倾听、学会倾听孩子才会说话等等。然而,仍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那就是父母如何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本书并非一本有关家庭价值观的书,因为价值观具有文化属性。本书讲的是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普遍推崇的美德。美德如同一条银色的纽带,贯穿于人类的经典文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之中。
本书以世界上各种文化传统为基石,遵循精神成长的普遍原则,将孩子视为精神上独立的个体,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是过有意义的生活——去发掘他们的天性中所蕴含的一切美德。
本书也为父母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引导他们关注孩子日常的精神和道德成长,同时激发出每个孩子以及每位家庭成员最好的内在品质。
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会出现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的教育时机,这些时机转瞬即逝,因而万分珍贵。本书提供了一个框架和一些交流方式,帮助父母及时抓住时机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时机来协助孩子确立目标。
为人父母意味着要做许多事情:要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和情感需求,要鼓励孩子,要为孩子带来快乐,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要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当然,还包括对孩子进行教导。正如孩子的身体需要食物、空气、阳光以及温暖,他们的精神亦需要磨砺、指引和激励。本书正是这样一种工具——帮助父母有意识、有技巧地回应孩子的精神需求,以免错过日常生活中珍贵的教育时机。
本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适合向孩子灌输价值观的人。对那些想把简单的精神和品行教育融入孩子生活的父母来说,本书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世界需要能够肩负起个人责任的人。
那么,就从这代人开始吧!
琳达 卡韦林 波波夫是一家美德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心理治疗师和企业顾问,她曾做过临终精神关怀治疗主任医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一直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地的社群治愈和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个人和企业美德的培养进行演讲。
丹 波波夫博士是一名儿科临床心理学家、社群发展专家和企业顾问,也是“源泉(WellSpirng)国际教育基金会”执行董事。
约翰 卡韦林是迪士尼公司的设计师、资深节目制作人。
三人是The Virtues Project™的联合创始人,本项目于1991年在加拿大创办,致力于激发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发展他们内心的品质,曾得到联合国的倡导,并作为一种典范在1994年的“国际家庭年”中向全球家庭推荐,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