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24篇,分为七大板块: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域外传媒教育撷英以及思政教育与研究生教学。
羊年春节前夕,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杨翠芳两位同志一放假就到教务处办公室给我布置了一份“假期作业”——看看学院老师们的教学研究论文。廖老师是多年分管本科教学的院长,杨老师是新任的本科教学院长,情分之下我欣然应允。但收到邮件以及20多篇论文的电子稿后,方觉这份“作业”任务不轻:反馈意见尽量让老师们在假期有时间修改——时效性要强;修改意见越具体越好——针对性要强。这蛮像新闻人的路数!好在这是一个被称作“史上最长”的寒假,面对这个至少在本科教学工作十年来还很新奇的任务,我便把其他事往后压一压,利用十天时间比较认真地学习、领会,结合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审读了全部文稿,赶在除夕前,把不知是否有参考价值的所谓意见打包反馈给了廖声武教授,算是保证了时效性;至于针对性,由于学科专业背景的局限,我不敢有任何期许。
初夏,学院拟将经修改完善的聚焦当下新闻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究与改革实践论文结集出版,嘱我写点感想。我只是提前学习了集子中的绝大多数文章,虽然不敢妄加臧否,却盛情难却。适逢工作有变,便一再拖延至暑假临近的今天。据我所知,这种以一个学院为单位、以相对集中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为对象的教育教学改革文集在我校还是首次。故此,我首先借机表达三层意思。
把大学教学扳回学术的轨道(代序)
一、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应对
全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建设
媒介融合背景广告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数字营销时代广告教育的变革
大广告时代广告产业与广告教育发展探讨
文学类课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
二、教学方法创新
互动式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模拟提案”到“项目实战”: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方法创新
浅谈新闻实务课程中理论实践的结合方式
注重教学环节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程教学改革
新媒体发展趋势下高校如何培养网络新闻评论人才
高校媒介伦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思考
色彩教学中民族配色风格学习与借鉴
数字媒介时代“口语表达”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研究
四、实践教学探索
新闻专业实践教育改革的共建模式探索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全媒体实践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构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五、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脑游戏数字资产挖掘与广告设计实验课教学的应用
六、域外传媒教育撷英
英国的媒介与高校媒介教育简述
“密苏里方法”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七、思政教育与研究生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创新途径探析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探析
后记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学》:
(一)建构全媒体时代新闻专业跨专业融合性课程体系
从全媒体视角出发,在完善新闻专业全媒体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突出对学生全媒体新闻报道技能培养,建构以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移动新媒体传播等为基础的“跨专业融合性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实验、实践相融合,新闻业务与新闻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全媒体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以“媒介融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提,增加新闻报道实践领域的技术性、创新性思维课程,开设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如网络新媒体研究、资讯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广告、新媒体创意产业研究、多媒体传播策略研究等。大力推动实践性、创新性课程建设,多方面培养学生网络采集、处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其次,对于湖北大学这样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学生,要结合自身优势将全媒体人才理念植入多个不同学科之间,发展创新课程和综合类课程,以多元化、集成化的课程培养全媒体新闻人才。
在课程设计上要有三个重视:一是重视基础,课程体系设置要强化人文素养课程与文化课程比重,设置培养人文与科学研究素养的“新闻传播通识课程群”,培养学生基本价值观、科学研究技能与学术判断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加强相关技能课程学习,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如纪录片创作、非线性编辑、微电影创作等。三是注重技能,课程设置要突出新媒体的应用性,在高年级加强跨专业课程选修,融合文化、传媒、艺术等多元学科,重在传播技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双师型”,即专职教师与媒体专业人士相结合;课堂教学注重“双课堂”,即将学校课堂与媒体课堂相结合,学生学业评定加强实践环节的评定。
(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全媒体人才
良好合作背景和共同合作目标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基点。为了解决新闻专业就业压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校企联姻”的培养模式将长期紧密地打造适应社会、适应媒体的专项人才。校企合作方式可以体现多元化特色,可以是实习合作,也可以是项目合作、课程讲授等。合作动机和要求要兼顾双方,对于新媒体新闻人才而言,既要完成理论教育还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以及媒介融合意识、媒体营销、管理等,逐渐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现在: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践;合作共建项目研发团队,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研发;合作进行教育培训,在实践中对学生行业技能进行培训;将企业需求纳入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形成企业人才的储备库。
当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湖北当地多家媒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晨报等媒体,但新媒体实习实训基地还尚显不足。另外,本课题组还尝试建立校媒联合方式,如湖北卫视《生活帮》栏目与12级播音主持专业建立长期合作,播音主持的同学不仅参与节目采编,同时还参与到节目的前期策划中,一方面学生创意弥补栏目选题资源匮乏问题,另一方面栏目前后制作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实训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