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很早倡导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者,又是中医临床大家0,《余氏学验及其通治方研究》主要总结其临床文献学学术特色以及临证诊疗思想,并对余氏临证常用的45首“诸病通治方”,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治则,再到方源、加减用药,进行研究与总结归纳,并附临证验案以供读者参考赏读,或可希冀举一反三之功。
岁月不居,转眼间绿树成荫,春华秋实。余瀛鳌先生的学术成就,正进入丰收季节。他和弟子们出的书,一本接着一本,似乎见满山红叶,烂漫无边。比春花嫩叶,更显得充实,坚韧和耐人寻味。
余瀛鳌先生是中医文献专家,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倡导者,但他一贯主张“古籍、文献精粹内涵与临床实践的融汇结合”,其临床功力,日久弥深,越来越展示出名医大家风范。他的弟子张卫博士最近编写出版了《余氏学验及其通治方研究》一书,全面总结了余师的临床经验,深入探讨了余师的诊疗思想。从继承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本学验并重的衣钵真传之书。
余瀛鳌先生运用通治方的临证医学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他生活在一个西学东渐、社会转型、全面“四化”的革故鼎新时代。他出身中医世家,在西医院校学成毕业,从师海派名医,掌握了中西医学两套理论,形成了他的基本知识结构。他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整理、阐释、评述了大量中医古籍,打下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其又特别重视中医临床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深化探讨,“善出善入”,中西互参,融会贯通。六十年来,他静坐古书之中,倾听呻吟之声,不离临床之业。年逾古稀,仍多处应诊,侧着耳朵听患者主诉,拿着放大镜开中医处方。淳德全道,德艺双馨,口碑于海内外。
余瀛鳌临证医学思想是中西医学汇通的成果。如果简单地认为只是通方治病,加减化裁而已,那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通方不能小觑。现在的许多中成药,是临床经验的结晶,都属于通方治病。用得恰当,不刻舟求剑,不胶柱鼓瑟,是解决大量常见病普通病的。其惠民之功,功在普济。但余氏学验,更不止此。余师从前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中体会到,凡病必有主证,临证必有主方,这个主方,就是“通治方”。“通治方”的由来,是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探知的,是经过“去粗存精,由博返约”后选取的。但“虽云通治,亦当细切病情,不得笼统施用也”(余瀛鳌引王泰林《医方证治汇编歌诀》语)。所以,还得通过医者自己的临床实践,随证创新,方可合拍。他对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认知,也大有深意,不可俗解。余师是跨世纪的中医,在临床上,他一面用中医辨证论治,另一只眼睛始终盯着西医的病名病理,脑海里急剧转动,两种知识在一瞬间融会贯通,使处方用药“万举万当”。在余师心中,辨证不是辨病的分型,他对中医教科书上的辨证分型颇有非议。余师认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是临床思维的整体。现在的西医病名,不仅标明了病因病理病位,而且随着微观的深入,有愈分愈细之势。中医的特点是宏观地、整体地看待人体的生命和疾病。余师所称的辨病,大都是中医病名;其对应的西医诊断,总是在大体的、系统的、特殊的疾病方面。就理法方药而言,他始终遵循四诊八纲,大别阴阳,是地地道道的中医诊治,因而也是名副其实的国医名师。这一点,张卫博士在书中表述得非常清楚,定能让后学者深受启迪和教益。
近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之争,中西体用之争,无穷无尽,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经之路,无法避免。中西医学是如此,中西绘画、中西音乐、中西建筑,凡传统文化门类,林林总总,无不如此。学者钱钟书是中西文化汇通人物,他主张“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被称为“文化昆仑”。人类文化是多元多彩的。“和而不同”的大同世界,不失为一种美好理想。文明冲突论,终究要为文明和谐论所替代。长期以来,中医界主张“中学为体,衷中参西”,坚持“融会新知,卓然自立”,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与文化多样性并无矛盾。读《余氏学验及其通治方研究》一书,不但学得许多临床经验,感到有滋有味,切实有用;而且开阔了视野,加强了对文化包容性的认识。在宽松的心态中,有一种出人意外的收获,不亦乐乎!
是为序。
第一章 余瀛鳌教授简介
一、余瀛鳌教授简介
二、余瀛鳌教授主编著作一览
第二章 余瀛鳌教授中医药文献研究之特色
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一)校点、注释与语译中医古籍文献
(二)阐释与评述中医药古籍文献
二、去粗取精,由博返约
三、临床文献,相互印证
(一)倡议编撰《中医临床文献学》
(二)从临床文献中探讨疾病的诊治、用药规律
四、学而不泥,圆机活法
第三章 余瀛鳌教授临证诊疗思想与特色
一、勇于创新,主张一体两翼的诊疗思维
二、善于思辨,建立三步二层次诊疗模式
三、勤于临证,于实践中探求诸病通治方
(一)心悸通治方——心悸饮
(二)胸痹通治方——十味蠲痹汤
(三)高血压通治方——二草平肝汤
(四)慢性咳嗽通治方——加味沙参麦冬汤
(五)慢性哮喘通治方——金水止哮汤
(六)病毒性肺炎通治方——加味麻杏石甘汤
(七)咯血通治方——加味鸡苏散
(八)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通治方——理木扶土汤
(九)噎膈通治方——加味启膈散
(十)泄泻通治方——加味痛泻要方
(十一)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通治方——甲乙汤(调肝软坚汤)
(十二)痢疾通治方——止痢效方
(十三)溃疡性结肠炎通治方——加味柏叶汤
(十四)慢性肾炎通治方——益肾健脾通络汤
(十五)急性肾炎通治方——风水三方
(十六)尿频通治方——地黄缩泉丸
(十七)肌衄通治方——丹地消癜汤
(十八)再生障碍性贫血通治方——生血如圣散
(十九)痹症通治方——除湿蠲痹汤
(二十)缺血性脑卒中通治方——加味补阳还五汤
(二十一)癫痫通治方——加味白金丸
(二十二)偏头痛通治方——柴芎蔓芷汤
(二十三)痴呆通治方——补肾醒痴方
(二十四)郁证治方——行郁汤
(二十五)糖尿病通治方——健脾滋肾降糖方
(二十六)瘿瘤通治方——九味散瘿汤
(二十七)癌症通治方
(二十八)月经不调通治方——月经不调2方
(二十九)痛经通治方——痛经2方
(三十)闭经通治方——复经丸
(三十一)崩漏通治方——崩漏2方
(三十二)乳腺增生通治方——消癖饮
(三十三)子宫肌瘤通治方——加味桂枝茯苓丸
(三十四)不孕通治方——暖宫促孕方
(三十五)腹股沟疝通治方——加味补中益气汤
(三十六)阳痿早泄通治方——强势汤
(三十七)不育通治方——五子二仙汤
(三十八)耳鸣耳聋通治方——柴胡聪耳汤
(三十九)面皯通治方——增颜效方
(四十)鼻炎通治方——沙参苍耳汤
(四十一)口腔溃疡通治方——连兰汤
(四十二)低血压通治方——益气升阳汤
(四十三)盗汗通治方——盗汗3方
(四十四)阴汗通治方——阴汗2方
(四十五)脱发通治方——六物生发方
四、师古不泥,倡导常法之外的活法巧治
五、博古通今,诊疗处彰显孟河学派遗风
(一)博采众长,精专博通
(二)医理娴熟,醇正和缓
(三)中西汇通,择善而从
第四章 余瀛鳌教授医案
一、内科疾病
(一)循环系统疾病
1.心悸
2.胸痹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咳嗽
2.慢性哮喘
3.病毒性肺炎(1例)
4.咯血
(三)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2.噎膈(1例)
3.泄泻(3例)
4.急慢性肝炎
5.肝硬化(4例)
6.溃疡性结肠炎(1例)
(四)泌尿系统疾病
1.慢性肾病
2.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
3.尿频(1例)
(五)血液系统疾病
1.肌衄
2.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六)风湿系统疾病
痹症
(七)神经系统疾病
1.缺血性脑卒中
2.出血性脑卒中
2.癫痫(5例)
4.偏头痛(4例)
(八)神经疾病
1.痴呆(2例)
2.郁证
(九)新陈代谢疾病
糖尿病(4例)
(十)内分泌系统疾病
瘿瘤
(十一)癌症
1.结肠癌术后(1例)
2.乳腺癌术后(1例)
3.胆囊癌术后(1例)
4.肝癌(2例)
5.肾癌术后(1例)
二、妇科疾病
(一)月经不调
1.月经先期(1例)
2.月经后期(1例)
3.月经先后不定期(1例)
(二)痛经(4例)
(三)闭经(2例)
(四)崩漏(2例)
(五)乳腺增生(3例)
(六)子宫肌瘤(1例)
(七)不孕(5例)
三、男科、外科疾病
(一)腹股沟疝气(1例)
(二)阳痿早泄(2例)
(三)不育(4例)
四、头面五官疾病
(一)耳鸣耳聋
(二)突发性耳聋(1例)
(二)鼻炎
1.过敏性鼻炎(1例)
2.慢性鼻炎(3例)
(三)口腔溃疡(1例)
五、其他疾病
(一)低血压(1例)
(二)盗汗(1例)
(三)脱发(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