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佛山木雕》由刘东编著:佛山木雕的产生与佛山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密不可分。它将普普通通的化木材雕为精致的艺术品,设计之巧,雕刻之精,技艺之纯熟,独具匠心,体现出佛山木雕对于生活实用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统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艺术。
源远流长——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总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口耳相传且经过岁月的筛选存留下来的瑰宝,是祖先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是留给我们的珍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无形的、活态流变性的,它始终鲜活生动地传递着、见证着历史文化,可谓:“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消失或丧失多样性的严重威胁。佛山也不例外,我们必须面对这种紧迫性、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民族化、本土化,加倍珍惜其文化价值,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精神价值,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由以往的单项选择性项目保护逐步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⑦在历史上有着繁荣、丰厚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山,非遗保护工作也紧跟国家与省的战略步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在这个长期、浩大又复杂的文化传承系统工程中,理论建设是非遗整体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市经过普查、整理、申报的诸项工作,已经编撰出版图文并茂、收人19项省级及以上名录的《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以及对佛山民俗归纳较全的《佛山民俗文化》,传统美术专项集《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进人岭南文库的通俗读本有《佛山秋色艺术》、《龙舟歌》、《石湾公仔》、《南音》等“非遗”类书籍。其知识性与普及性,无疑增强了“非遗”的传播力度。但鉴于我市丰富厚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各有侧重,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与知识属性。因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丛书组成是每单个项目独立成书,目的是要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进一步详尽的记载与一定的理论提升,主要立足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历史渊源、创作及制作等行为过程、传承活动、发展现状等比较详尽的描述,包括过程的动态细节。有的项目也对它的综合性、时空性、周期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这套丛书的产生是经过更加深入的田野调查,走访项目的原生地与不同年龄的传承人,运用录音、摄影、摄像等手段获得的资料,这种真实的记录具有可信性与保存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土”味。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是怎样的”,力争通过这套丛书对许多项目真实面目及内部结构有个清晰地认知,广泛营造整个社会的保护氛围,鼓励传承人群的创作灵感与传承热情,激发更多人们的文化自觉和参与意识,提高青少年热爱祖国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境界。同时注重夯实理论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期待着逐渐将理论推向深入,不断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理论研究,避免盲目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保护”。最终实现凝聚传统精神、推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产业、保存文化多元性的具体实践。逐步地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的轨道。在认识中继承,在继承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
普查中得知,佛山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其丰厚,这套丛书的形成将是一个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逐步将我市重要的“非遗”项目进行专项收集、整理、汇编成册逐本推出。目前本套书籍的作者多数是来自第一线的“非遗”保护专家和工作者,随着保护的深人和理论的提升,期待着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加入作者的行列。更加以平等、宽松、和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编辑相统一的氛围中,以面向未来的视野,推进撰写、编辑和出版工作。
这种历史资源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与时代文化胸怀宽广的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软实力,是增添城市魅力的重要方式。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佛山塑造文化品格、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诗意栖居”的精神魅力,即在智慧佛山的建设中做一个坚实的基础工作。
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吴世枫、杨明敬、苏章鸿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有力支持,市民俗摄影家协会的热心供稿,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尽管我们做出很大努力,但是在编辑过程中仍然会有疏漏和错误,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佛山木雕的发展历程
一、佛山木雕的渊源
二、佛山木雕的兴盛
三、现当代的发展
第二章 佛山木雕的制作工艺
一、用材
二、工具
三、手法
四、工序
第三章 佛山木雕的品类
一、建筑装饰木雕
二、家具装饰木雕
三、神器装饰木雕
四、陈设欣赏木雕
第四章 佛山木雕的题材
一、人物
二、动物
三、植物
四、纹样
五、诗文
第五章 佛山木雕的特色与价值
一、佛山木雕的特色
二、佛山木雕的价值
第六章 佛山木雕繁荣的历史原因
一、经济发达,市镇兴旺是佛山木雕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文化昌盛,艺术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聚族而居,修祠建宅的风习为木雕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组织严格,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木雕技艺的传承
第七章 佛山木雕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
二、代表性传承人
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