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事三论》来自平时学习中的点滴思考,虽为点滴,却也逐渐连点成线,形成了一些相互关联的观点,主要分为文化翻译论、翻译伦理论、翻译教学论三大块。第一篇文化翻译论从对翻译本质的思考出发,考察与语言、信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翻译传递的是包括认知信息、交际信息和审美信息在内的立体语言信息,翻译实际上是在人类认知、社会规约以及审美差异中把握语言意义,实现参与各方交际意图博弈的社会行为。这一过程中,译者平衡了各方交际意图而确定的翻译意图是通过动态调整语言信息的三个维度而实现的。
冯曼,199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外语系,2003年获得法国里昂三大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读博士。自2005年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以来,先后在《湖北社会科学》《外语研究》《东方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教学及翻译方向研究论文多篇,其会议论文还被EI、CPCI等国际检索。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3项,还承担了《高级经济英语教程》《优雅与品位:国际商务礼仪零接触》等教材和图书的主要编写工作。
第一篇 文化翻译论
第一章 语言、信息与翻译
第二章 基于语言功能动态分布的文化翻译策略
第三章 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 文化翻译中的译者身份——以丁韪良为例
第二篇 翻译伦理论
第五章 翻译伦理学的发展与学科定位
第六章 翻译伦理的多维性
第七章 作为翻译职业伦理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第八章 翻译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制度解决途径
第三篇 翻译教育论
第九章 打造MTI教育竞争优势的战略规划
第十章 创建个性化MTI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第十一章 基于职业化导向的MTI实践教学体系
第十二章 MTI个性化核心课程建设:自选翻译行业探究
第十三章 个性化MTI教学方法个案研究:基于知识本体的专题口译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