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是大型书系"丝路百城传"之一。《绍兴传》在书写绍兴城市独特的历史芳华中,浓缩了古越大地千年文脉的意象,成为解码绍兴城市历史的一把钥匙和引领人们漫溯古越文化海洋的一艘乌篷船。
作者以严谨的态度,用文学的笔触,赋予了绍兴历史文化以鲜活的人文色彩,并通过对绍兴历史文化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和回顾,对鉴湖越台先贤名士杰出代表和他们的事迹进行重新评价和传颂,对江南水乡民俗风情与戏曲之乡进行重新阐述和描摹,对丝路名城绍兴丰富物产进行重新挖掘和展示,在还原绍兴历史文化来龙去脉的同时,对绍兴大地的前世今生、风物地貌、人文掌故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解读。在这本书里,绍兴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存在和文学叙事的空间,而是一个为世人诠释绍兴整座城市精神、气质、品格的壮阔而高远的平台。
李永鑫,绍兴市人,1958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曾任绍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绍兴市文广局局长、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曾著有《心灵导师王阳明》《绍兴大师爷》等名人传记。主编《绍兴通史》《绍兴民间文化丛书》《绍兴名人传略》《绍兴名人家世》等多部专著,是绍兴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其作品曾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绍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连宁波,北濒杭州湾,海岸线40公里,是浙江东北沿海城市。全市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440多万人口。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从嵊州小黄山文化算起,绍兴有考古依据的人类活动时间已经有10000年。从河姆渡文化开始,迄今也已有7000年之久的历史了。虞舜、夏禹在绍兴的众多传说和古迹遗存,反映出绍兴在4500年以前中国文明时代的肇始阶段也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说:"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禹六世孙夏后帝少康封其子无余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辟草莱而邑",建立越国。越国经历20余世后至越王允常,越国开始发达起来,并与北方吴国开始了争霸之战。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后,成为春秋□后一霸。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绍兴为会稽郡,隋唐、北宋时期,绍兴称为越州,南宋始称绍兴府,民国初期实行省县制,后设绍兴行政督察区,解放后称绍兴地区、绍兴市。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绍兴人物精华的经典性概括和评价。绍兴确是代有人杰,史不绝书,名流荟萃,歆动中外。
绍兴的政治家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纵跨四千
多年,他们像一颗颗星星,或璀璨耀眼,或疏朗明丽,或悲怒相含,划破历史的天空,裹挟着时代的风烟,穿云破雾,留下了或浓或淡的一笔。均在历史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青史留名,其伟大的精神成为后人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远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当然是大禹,大禹治水梳理了九州的江河体
系,那是治全国之水。治绍兴水的□□位大英雄应是马臻,马臻兴修水利,围筑鉴湖,成为东汉时期□□□□伟大的治水工程。在马臻的精神感召下,绍兴一地,历代都有贤人为绍兴的水利工程耗尽心血。由大禹治水而来的重视水利工程的传统,在绍兴得到了□好的传承,使得绍兴这一块地方成了风水宝地,成了鱼米之乡,成了山水风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