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岁月:哲学与思考:张健教授学术作品自选集》是由作者在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作者对全球后工业社会、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书中收录的多篇文章曾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伦理学研究》《文史哲》等核心刊物上。该书对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分析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描述都相当精辟,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0.1 哲学的两种向度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哲学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它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具有两种向度,即基于“世界观”意义的视野性(高度和深度)和基于“方□□”意义的框架性(静态和动态),二者形成哲学观察世界的基本框架。
首先,作为一种世界观,哲学意味着,只有在总体上和深层次观察世界,才叫哲学。而要做到“总体上”和“深层次”,则需要思维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就高度而言,一般有三种情形:山底下注视、半山腰俯视和山顶上总揽全局。山底下注视,可以观测到细节,但无法把握全貌;半山腰俯视,可以有一定的全局感,但观察者本身依然是山顶上那只眼睛之中的一道风景;山顶上总揽全局,则一览众山小,全局性、总体性、宏观性尽收揽眼底。而山顶上总揽全局,即为哲学的高度。就深度而言,哲学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源于科学性和价值性两种尺度的统一。科学性,着眼于揭示事物“是什么”和“为何是”,即求“真”。但仅仅求“真”未必就是本质,因为在人化的世界中,事物在“真”的背后还有立场的注入,立场不同,事物的内涵及其展示给予实践的效应就不同。因此,分析事物背后的“立场性”在实践的意义上更为重要。正是基于这种意义,我们以为,哲学之所以体现出深度,就是因为它既揭示“是什么”及其“为何是”,体现出认知的深刻性;又判断“谁的立场”,体现出判断的深层次性。
其次,作为一种方□□,哲学在思维上一般包含两种路径,即存在论路径和生成论路径。前者是从存在的角度分析和观察事物,旨在寻找共性(普遍性)和现象背后的本质,表现为结构性、静态化特征;后者则是从生成的角度探寻事物根源和过程背后的规定性,表现为过程性、动态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注重从结构层面分析事物的本质,也重视从过程层面分析事物发展的根源、演进和历程,更是强调结构和过程的统一。
回到实践,哲学的这种“高度”“深度”以及“路径”,若用以分析当代中国问题,那么其核心就是:
从视野方面看,我们要站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高度观测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道路,把中国发展放进世界发展的时空坐标系中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估,这是哲学的高度;同时还要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背后的“立场”和“主体意图”,即谁在主导这一进程,谁拥有对此的解释权,谁的话语具有解释力,这是哲学的深度。
从时间维度看,当今世界依然处于商品经济历史区间,但工业社会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退去,后工业社会时代逐渐生成,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道路就处于这种时间的交接区域。抓住这样的历史方位,我们才能判断这个时代的本质,否则,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就无从谈起。
张健,山东滕州市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教授,现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工作。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2016年被确定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2015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人选,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在《光明日报》《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江苏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刊发在《人民日报·内部参阅》《高层内参》《思想理论动态》等内参刊物,相关成果被有关部委内部刊物转登和中央领导批示。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1项。
1.全球后工业社会问题:探讨当代中国问题的特定历史语境
1.1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区间
1.2 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哲学分析
1.3 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观察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框架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维语境及其方式创新
2.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驱动研究:驱动战略及实施路径
2.5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研究: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2.6 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逻辑和实践框架
3.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思考与探索
3.1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
3.2 “强国时代”历史语境与“四个伟大
3.3 公平正义与改革发展稳定
3.4 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辩证法
3.5 新时期治国理政思想的体系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逻辑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分析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理念
4.4 市场经济语境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约束及应对
4.5 从管理走向治理: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行政范式转换
4.6 新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基于哲学视角的思考
5.1 哲学话语的演进及哲学的时代意蕴
5.2 在政治与哲学之间:政治哲学的意义域及价值
5.3 中国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双重规定
5.4 文化产业的时代语境及实践诉求
5.5 “中国问题”: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
5.6 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理解与构建
5.7 金融危机背后:一个政治哲学的视角
5.8 警惕楼市“金融化”面临的国际风险
5.9 从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5.10 文化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突破
5.11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5.12 美元的霸权性及其对全球利益博弈的影响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语用阐释
《学术岁月:哲学与思考:张健教授学术作品自选集》:
首先,关于财富内涵的更新。历史地看,人类社会财富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人类早期的“物物交换”阶段,财富的本质就是交换之“物”,有“物”就有财,有财就是有“物”,即“财富=财物”。进入到一般等价物交换时代,社会财富的获得要通过一般等价物这个媒介实现,一开始是贝壳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由金银取代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在这个历史阶段,拥有贝壳或者金银就是拥有财富,即“财富=金银(贝壳)”。随着人类社会交换需求扩大,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面临两种缺陷:一是携带不方便,二是供给不足。携带不方便,使得人们在交换中用纸币代替金银进行交换,这个阶段,纸币的发行取决于金银储备量。在这里,因为纸币和金银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因此,纸币成为金银符号。也就是说,这个历史阶段上,拥有多少纸币也就是拥有多少金银,即“财富=纸币”。而金银的第二个缺陷,即供给不□(□换需求增长速度大于金银开采速度),使得纸币与金银的对应关系也无法反映现实的交换需求(如,交换规模太大,比例对应关系必须不断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但现实中这种频繁调整纸币含金量会带了纸币信用的弱化),由此,纸币与金银脱钩。但是,脱离了金银抵押的纸币,如何被人们接受为金钱呢?人们通常认为,由国家作担保即可,即注入国家信用。但问题是,国家信用又来源于什么?国家强制发行纸币,即意味着非国家以外的任何个人和机构发行的纸币都是非法的,都不管用;从个人的角度看,别的纸币不管用,只能用国家的,这说明,你不得不接受它,或者说你离不开它。可见,国家信用的来源本质上是一种“强制抵押”。而在逻辑上,“强制抵押”意味着纸币的背后是国家强制力,不是金银,纸币的目的是用来满□□换需求的,其本质是交换的媒介。由此,“纸币≠财富”。简言之,从“‘财富=财物’→‘财富=金银(贝壳)’→‘财富=纸币”’到今天的“纸币≠财富”,这就是关于财富内涵演进的一般理论分析。那么历史层面又如何呢?
在工业社会阶段,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则是“生产决定消费”,这意味着,交换需求受制于生产能力,交换的规模总体上在社会生产的许可范围内变动,与此相应,社会的金银供给可以满□□换的需求。因此,该阶段,金银的缺陷体现在携带不便上,克服该缺陷的主要货币行为集中在货币的符号化上,即该历史阶段上的纸币,本质上是货币的符号,“财富=钱”。
而在后工业社会阶段,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则是“消费主导生产”,从逻辑上看,“消费”是一种对“未来价值”的预期,需要通过交换予以实现,因此“消费主导生产”在本质上意味着,交换需求牵引和决定生产取向,交换的规模、增长速度远大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的规模及其增速。也就是说,社会的金银生产难以为纸币提供足够的抵押,由此,金银充当货币的缺陷也就集中转向了“供给不足”方面。相应地,克服该缺陷的货币行为也表现为货币的媒介化上,即纸币脱离金银抵押,转向强制抵押,纸币成为交换的媒介,“纸币≠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