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紧跟各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新实践和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力图为读者提供思考现实与未来、问题探索与研究的参考,构建一个全面、深刻、实用的用于认识社会风险、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公共服务系统的框架体系,引导读者系统、理性地分析各种社会保障现象,提高读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水平。教材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及相关知识体系,突出地强调了系统性、适应性、新颖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具体为:
1.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系统性。《社会保障》通过综合性总论介绍基础知识以及精准性分论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保障》结构严谨,逻辑顺序合理,既有全局视角又有细致分析的特点。总论力求准确、全面地介绍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社会保障的历程、制度、思想和经验等;分论在更广泛的内容上讨论了社会保障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问题,囊括了住房保障、慈善事业等内容。此外,《社会保障》不仅讨论了国内实践,也充分探讨了各国的优秀经验。
2.立足社会保障国情的适应性。自19世纪末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诞生起,社会保障的实践与嬗变推动理论研究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积沙成塔,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体现个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共性,《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社会保障思想流派、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等分论章节部分总结了各国经验,挖掘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共性。同时,在《社会保障》讨论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或者其他国家在该领域所面临的新困境、新难题。例如,书中讨论的住房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安居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等都是我国在提供保障中遇到的新问题。
3.强调资料以及案例的新颖性。《社会保障》注重避免教条地提供知识,重视利用鲜活的材料,在具体的社会保障研究中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数字资料以及案例研究的文字材料,均力求贴合社会保障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新进展。如书中包含的新时代社会优抚制度的发展介绍与案例分析是对党的十九大决定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的深入探讨。
4.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社会保障》在不同章节中将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或思路融为一体,如书中涉及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社会保障行政法规、公共选择理论等内容以尽可能丰富社会保障的专业研究。因此,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民生保障机制以及不可替代的基本制度安排,起到化解国民生活风险、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从长期试验性改革逐渐向成熟、定型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口老龄化、收入结构分层化、就业形态多元化等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公平、可持续等压力。由此,社会保障受到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近来,我国社会保障在多方面深入革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社会保障的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不仅明确要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与□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与住房保障的全面发展,而且明确要求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尚在建设之中,另一方面全面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是要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走向成熟、定型。各项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亦革新不断,例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分散在人社部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国家卫计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政部的医疗救助,国家□□□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集中整合到国家医保局;第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以保障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增强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和提升机构的经办服务水平;第三,各省尝试突破医疗保险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管理做准备。
编者曾编著《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一书,在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的社会背景下,以理论与实际综合考量的基本研究方式为依托,从社会保障权利出发梳理和研究社会保障政府责任制度的构建。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趋势日益清晰和凸显,社会保障发展更需要规范、扩大和完善体系化的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即需要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社会保障理论、法律、资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同时,在实践中,国内外社会保障中的新问题不断涌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不断衍变,新的理论和政策法规频频出台,都需要更符合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教材快速更新以适应发展需要。
本书紧跟各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新实践和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力图为读者提供思考现实与未来、问题探索与研究的参考,构建一个全面、深刻、实用的用于认识社会风险、了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公共服务系统的框架体系,引导读者系统、理性地分析各种社会保障现象,提高读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水平。教材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及相关知识体系,突出地强调了系统性、适应性、新颖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具体为:
1.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系统性。本书通过综合性总论介绍基础知识以及精准性分论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本书结构严谨,逻辑顺序合理,既有全局视角又有细致分析的特点。总论力求准确、全面地介绍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社会保障的历程、制度、思想和经验等;分论在更广泛的内容上讨论了社会保障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问题,囊括了住房保障、慈善事业等内容。此外,本书不仅讨论了国内实践,也充分探讨了各国的优秀经验。
2.立足社会保障国情的适应性。自19世纪末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诞生起,社会保障的实践与嬗变推动理论研究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积沙成塔,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体现个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共性,本书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社会保障思想流派、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等分论章节部分总结了各国经验,挖掘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共性。同时,在本书讨论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或者其他国家在该领域所面临的新困境、新难题。例如,书中讨论的住房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安居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等都是我国在提供保障中遇到的新问题。
3.强调资料以及案例的新颖性。本书注重避免教条地提供知识,重视利用鲜活的材料,在具体的社会保障研究中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数字资料以及案例研究的文字材料,均力求贴合社会保障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新进展。如书中包含的新时代社会优抚制度的发展介绍与案例分析是对党的十九大决定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的深入探讨。
4.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本书在不同章节中将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或思路融为一体,如书中涉及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社会保障行政法规、公共选择理论等内容以尽可能丰富社会保障的专业研究。因此,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由重庆大学张邦辉教授主编,重庆大学刘晓民、郭英慧、吴健、万秋兰担任副主编。全书共分成16章内容,具体分工如下:重庆大学张邦辉教授负责□□-8章的编写,刘晓民负责第9-10章的编写,郭英慧负责□□1-12章的编写,吴健负责□□3-14章的编写,万秋兰负责□□5-16章的编写;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蒋杰、李恬漩、李丹姣、张福卿、罗辑、刘丹妮、谢雨晗、周玥伶、周晨曦、寇桂涛等同学做了前期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全书由张邦辉进行大纲拟定和编写定稿。
本书以编者在社保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博采众长,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社会保障类教材、专著、论文,参考和吸收了国内外学者、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谨致以衷心的谢意。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仁与读者批评指正。
□□章 社会保障概述
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点
1.2 社会保障的内容
1.3 社会保障模型分类
1.4 社会保障分配中的平等、效率与公平
1.5 中外社会保障简史
第2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
2.2 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2.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4 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2.5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3章 社会保障思想流派
3.1 西方主要社会保障思想流派
3.2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3.3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4章 社会保障模式与体系
4.1 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4.2 社会保障体系内容
4.3 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4.4 社会保障模式发展趋势
第5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
5.1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5.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5.3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
5.4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5.5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
5.6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及管理实践
5.7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6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6.1 社会保障立法基础理论
6.2 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及法制结构
6.3 国外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与经验
6.4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与发展
第7章 养老保险
7.1 养老保险概述
7.2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7.3 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7.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7.5 案例分析
第8章 医疗保险
8.1 医疗保险概述
8.2 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与偿付方式
8_3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8.4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8.5 案例分析
第9章 失业保险
9.1 失业保险概述
9.2 失业保险的类型和基本框架
9.3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9.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9.5 案例分析
□□0章 工伤保险
10.1 工伤保险概述
10.2 工伤保险的特点与原则
10.3 国外工伤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0.4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0.5 案例分析
□□1章 生育保险
11.1 生育保险概述
11.2 生育保险的特点和原则
11.3 国外生育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1.4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1.5 案例分析
□□2章 住房保障
12.1 住房保障概述
12.2 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12.3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借鉴作用
12.4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2.5 案例分析
□□3章 社会福利
13.1 社会福利概述
13.2 社会福利的对象、类型与作用
13.3 国外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3.4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3.5 案例分析
□□4章 社会救助
14.1 社会救助概述
14.2 社会救助的对象、类型与作用
14.3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4.4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4.5 案例分析
□□5章 社会优抚
15.1 社会优抚概述
15.2 社会优抚的对象、原则与作用
15.3 国外社会优抚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5.4 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5.5 案例分析
□□6章 慈善事业
16.1 慈善事业概述
16.2 慈善事业的要素、基础、功能
16.3 国外慈善事业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16.4 中国慈善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16.5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
3.1.2 福利经济学派
20世纪初福利经济学在英国诞生,并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广泛传播于美国、法国等国家。福利经济学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利益□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所做的社会评价。1912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又于1920年将其扩展为《福利经济学》,这本巨著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正式诞生,他也因此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在书中对福利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确定了社会福利□大化的标准。
庇古以基数效用理论为基础,将福利分为了广义的社会福利和狭义的经济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指的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产生的满足,如自由、友谊、正义等。而狭义的经济福利指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他采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为基础,根据边沁提出的“□大多数人的□大福利”功利原则对社会保障政策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庇古认为,同一英镑的收入对于富人和穷人的效用不同,且对于穷人的效用要大于富人,若将富人的部分收入交给穷人,这些收入就会带来更大的效用,这是因为在收入分配中有一个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作用。因而国家可以利用向富人征累进税的途径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补贴给穷人,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福利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因此他主张: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帮助。②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③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卡尔多、希克斯、柏格森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做了重要补充、修改和发展。随后,萨缪尔森、格拉夫、西托夫斯基、李特尔、阿罗等一大批当代新福利经济学家群体崛起。20世纪50年代,新福利经济学应运而生,是西方经济学对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批判和吸收的结果。新福利经济学丢弃了旧福利经济学的效用基数论,采用序数效用论和一般均衡论作为理论基础,从企业使用资源的所谓“生产□适度条件”和各个消费者购入商品的所谓“交换的□适度条件”来论述达到□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需要的条件。其中有的人认为国家应实施合适的调节措施,也有的人认为应实现完全自由竞争,便可达到□大社会经济福利。
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消费可能性曲线以及无差异曲线等方法,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对福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序数效用论是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补偿原则、相对福利理论被提出的出发点,因此帕累托也被新福利经济学家们誉为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分配、在不使任何一人的状态变坏的情况下使其他人的状态变好。
与旧福利经济学相比,新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更为进步,并且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原因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而追踪的根源是由于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因为无论是哪种政策的执行,都会使得一部分人获利而另一部人的利益受损,甚至可能使得一部分人陷入困境,很难实现帕累托□优。若要帮助这一部分人脱离困境,国家需要实行社会救助,而社会救助的其中一个来源就是从得利的那一方所征得的各种税收。
3.1.3 凯恩斯主义流派
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使得以自由市场为中心内容的新古典经济学陷入了困境,古典自由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生产过剩、持续大规模失业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凯恩斯学派顺势出现,同时标志着国家干预理论的形成。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即结束自由放任,实行国家干预,扩大政府职能。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凯恩斯关心的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发展问题,他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不是通过其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直接关注,而是通过其经济理论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理论。
1)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来解释失业和经济危机,并在其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失业和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有效需求指的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在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则取决于投资者在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包含三大基本心理规律: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②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即资本家对利润率的预期将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供给价格上升和产品价格降低;③流动偏好规律,即人们以货币形式保留一部分资产的愿望和偏好。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通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要使资本主义经济从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到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国家必须放弃传统经济理论所崇拜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动调节”的经济原则,应该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促进有效需求的提高,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