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题“研究生教育史和研究生学术训练”,是因为研究生是国家科学研究事业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学术人才的主渠道,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准。本书稿通过对中、西方教育体系发展历程,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的分析,揭示了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承担的文明传承、知识再造、破解社会发展难题和探索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使命,以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真谛,规范我国研究生培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本书稿通过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技术规范、科学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训练的分析,明确了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规范,用以指导各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培养,旨在消除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规范行为,破解研究生培养大学生化的问题,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和研究生学术训练的科学化。
本书稿的“学术训练”立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超越了一般技术层面的要求,确立了求真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高标准,目的在于从研究生学术训练的一开始就体现学术研究真谛,承担学术研究的醒世责任和治世使命,以培养思想大师和学术巨擘,提升我国学术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导言
第一篇 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第一章 西方大学沿革及研究生教育发展
第一节 西方大学的起源和演进
一、古希腊的高等教育
二、中世纪大学
三、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产生
一、西方学位制度的演进
二、西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现代西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二、德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三、英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四、法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五、苏联、俄罗斯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中国教育体系沿革及研究生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
一、中国古代官学
二、中国古代私学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诞生
一、中国近代大学的建立和西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传入
二、清政府被迫接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举措
三、民国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探索中完善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探索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与完善阶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前后:扩展中创新
一、扩大招生规模和培养模式创新
二、规范学位制度和完善办学体系
第三节 2010年前后至今:战略性转变
一、由扩张型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二、发展专业学位,优化学位布局
三、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契机,打造国际一流研究生培养基地
第二篇 研究生学术训练
第四章 学术规范训练
第一节 学术道德规范
一、学术道德规范的内容
二、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三、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四、学术道德失范的整饬
五、学术道德规范训练
第二节 学术技术规范
一、国际学术技术规范及《芝加哥手册》
二、我国学术技术规范发展的历程
三、我国学术技术规范的通用标准
第五章 知识创造与应用训练
第一节 知识的传承与再造
一、知识获取——长于习得知识,继承文明成果
二、知识发掘——再现经典思想,重新审视文明
三、知识再造——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高知识
第二节 知识的使用与应用
一、知识管理——高效调动知识,形成研究能力
二、知识共享——与人交流新知,促进理论传播
三、知识应用——运用知识构建新理论体系,付诸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第六章 科学研究方法训练
第一节 分析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二、社会调查法
三、社会实验法
四、统计研究法
五、文献研究法
第二节 综合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系统研究法
四、逻辑研究法
五、科学抽象法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的趋势
二、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几种新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科研能力训练
第一节 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一、理论学习和理性思维能力
二、学说鉴别和学术批判能力
三、问题发现和课题研究能力
四、理论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节 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一、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实践能力
第八章 科学精神训练
第一节 对待客观规律的精神
一、实证精神
二、理性精神
三、探索精神
四、求是精神
第二节 对待思想理论的精神
一、怀疑精神
二、批判精神
三、求真精神
四、创新精神
第九章 人文精神训练
第一节 人文素养
一、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二、文化珍视和文明敬畏
三、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第二节 人文关怀
一、以人为本和人性关照
二、人生尊严和人类关怀
三、人类理想和对美好社会的探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