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最核心、最醒目的一些方面,展开对中国文化的审视和分析,涉及古代的地理与人群、文化历程、王朝政治、乡土社会、经济形态、文化观念、汉语发展、艺术特点以及近代文化转变等内容,既关注传统文化发展的历时过程,又对其中的总体特征和共性要素加以提炼;既对顶层设计与精英意识有精要论述,又未放弃考察民间生态图景。由此,本书有着强烈的“文化”史色彩,并为全面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多个视点。
本书在讲述中国文化史时采用的纵横结合的角度和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不仅关注到文化的历代变迁,也注意超越于朝代之上的共性特征,注意民族特有的“方式”性的东西,即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基本架构和逻辑。因此,全书超越于对知识的简述,而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看似散漫但却切中要害的思考角度。
李山,河北省高碑店市人,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出版有《诗经的文化精神》《西周礼乐文明的精神建构》《诗经析读》《中国散文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牟宗三传》等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开设有“诗经导读”“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
第一章古代地理与人群
第一节古代人群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文化的北与南
第三节作物、气候及其他
第二章古代文化历程
第一节远古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节历史瓶颈突破与礼乐时代到来
第三节两汉经学时代
第四节玄学、佛教流行时期
第五节唐代烂漫的生命情调
第六节文化的理学时代
第七节中西文化相遇的时代
第三章古代王朝政治
第一节原始民主消失与王朝政治的形成
第二节王朝政治的风貌
第三节行政制度由宽平向狭窄演变
第四章古代乡土社会
第一节古代社会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特点
第三节民众反叛的形式
第五章重农主义下的古代社会经济
第一节古代重农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重农主义下的小农
第三节畸形发展的古代商业
第四节古代商业的作用不足
第六章古代一些影响较大的文化观念
第一节几个普遍性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古代思想的一些核心观念
第三节历史上一些遭冷遇的思想
第七章汉语的特点
第一节汉语的一些特点
第二节文言的变迁
第三节语言关乎文教统一
第四节“白话文”的历史
第八章写意塑容的古代绘画与雕塑
第一节绘画的历程
第二节中国画的独特气质
第三节绘质塑容的雕塑艺术
第四节雕塑艺术的特点
第九章古典建筑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古典建筑巡礼
第三节构件的巧思
第四节外观与布局
第五节诗意的园林
第十章近代文化转变
第一节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第二节“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维新、革命及新文化的缔造
中原: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带
文明在中国的最早突破,是在被称为“中原”的黄河流域实现的。它像一堆照亮暗夜的篝火,引发了巨大而持久的历史旋风,由近及远地渐次将周边的众多人群带动起来,卷入这文明之火的熊熊燃烧之中。“中原”一词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指河南洛阳及左近区域;广义的“中原”则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北起燕山一带,南至江汉以北,西至陕甘,东到大海。中原是华夏族群的生存之地,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之地。中原一带的地理构成主要有华北平原、泰沂山地、嵩岳山地、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等水系冲击而成,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不同,有众多的支流,如渭水、洛水、泾水、汾水等汇入黄河,这决定了中国原始农业并不像埃及、巴比伦一样是大河灌溉农业。先民虽然依河而居,但并不直接靠黄河水来进行农业灌溉。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发祥并不依赖黄河干流本身,而是源于黄河的众多支流所形成的河曲湿润之地。
华北地区在远古时代孕育了两大史前文化,在以后很长时期里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中心所在。在华北平原西部的嵩岳、关中地区,是仰韶彩陶文化的大本营,其发祥的时间早。在华北平原东部的泰沂山地周围,曾相继出现过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地史前文化差异明显,如仰韶文化是一种彩陶文化,而龙山文化则是黑陶文化,龙山文化的一些陶器外观颜色乌黑发亮,器壁薄如蛋壳,与彩陶器物的差别十分明显。同时,两地的史前文化先民也有文化上的交流,有迹象显示,仰韶文化对大汶口文化产生过影响,也有迹象显示,大汶口文化人裙的成员曾经西迁至仰韶文化区域。但总体而言,两地史前文化的差异还是主要的,两地史前文化各有各的起源,在很长的时期里,各走各的路。要合理解释这样的现象,大概还是要从地理因素上着眼。华北平原是一个大河冲积平原,黄河的泥沙沉积形成华北平原需要漫长的过程。在平原的中央地带,也就是从太行山向东到泰沂山地黄河流经的中间地带,直到相当晚近的时期,还存在很多水泊和沼泽。因此,可以设想,在遥远的古代,这样的水泊应该会更多,阻碍了华北平原东西两侧的交流。但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终于战胜了地理上的障碍,传说中的“舜起自东夷”,暗含的应是平原上东西两大人群相遇并融合以后的情形。
从龙山文化的所在地出发,沿着黄河西行,就逐渐进入多山的洛阳地区。仰韶彩陶文化就发源于此。洛阳是夏代的都城,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天下中心”,即古人所认为的离上天最近的地方,是四方人群敬奉上天“道里均”的地方,因而这里在远古就成为宗教活动中心。据语言学家研究,洛阳一带的语音直到清代中期还被视为天下的标准音,即所谓“中原音”。洛阳历来也是“王者之地”,西周建国后,在今洛阳一带营建了东都雒邑。此后,东汉、西晋等,都建都于此。从战略上看,控制了洛阳一带就可以有力地监控东方。后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这一举措的积极作用到北周与北齐相对峙时就得到显现。由此可见,洛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
从洛阳西行,就是古代另一个重要的地区——陕西,又称关中地区。中国古代两个最强盛的王朝西汉和唐朝,都将都城设置在这里。古人用“表里山河”、“百二秦关”来称道观众的地利形胜。“河”指的是黄河,“山”指的是西部的六盘山、贺兰山,北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低,以及南部的秦岭山脉。由于山环水绕,这里有很多险关,如潼关、蓝关、萧关等。中部则有渭水等大小河流,还有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平原。从先秦到西汉,这里曾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是非常富裕的地区。汉唐时期,天下十分财富,六分在关中。
与陕西相邻的是山西高原,其东有太行山脉,北接燕山山脉,男有晋东南低矮的山地,历来是北方民族南下的通道。北方民族经过云中郡、固原,最后一定会进入山西。太行山通向东边的大平原又有八条通道,即“太行八陘”。春秋的北狄进攻邢、卫,“楚汉战争”时韩信率军平定今河北、山东一带的敌对势力,都是穿越太行山通道进行的,再后来,西晋末年匈奴后裔刘渊从今天陕西中部起兵,一路向南,另一路也是经由太行山的通道向东,再向南,从而对西晋王朝中心洛阳形成包抄之势。顾炎武说山西居“天下形势”,即指其战略地位而言。北方人群进入中原如此,中原王朝武力经营北方边地也以这一地区作为依托:在唐代,经略东北、辽东方面就以今山西北部为依托,经略西部则依托陇右;一直到明代,山西北部仍是防御蒙古的重要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