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在充分吸纳国内外写作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际,将视角从一般的写作知识介绍和常规的写作技能训练转向“理论·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上,本教材分三编详述写作理论及内容:上编,写作原理论;中编,写作过程论;下编,写作文体论。本教材致力于写作的现代性表达。新媒体时代的微写作呈现出写作行为自主性、传播方式便捷性。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写作都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由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而生成的“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而用以传情达意的写作,其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自然也要伴随着人的整体生存方式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写作方式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变化:信息的微量化甚至粉状化,使写作方式呈现碎片化、瞬息化的特征;而信息的可移动性,又突破了固定时空的局限,具有随时随地贴身相伴的方便性,“可以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再加上信息传递所体现的双向、可逆、互动的特点,裹挟着点赞、弹幕、评述、改写等读写方式的灵动性,从而构成了作者与读者、个人与朋友圈之间的交互性,就在这一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写作者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软件中的“通用模板”作为基本工具,在模板化与个性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并在“万物皆媒”的传播环境和“体验为王”的生活场景中,选择智能的、有趣的、便利的数字化新媒体,通过“好玩”的写作活动,和世界分享自己的故事。
由此可见,写作媒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的写作方式必然以书面文字为载体,即“文本”才是写作的最终成果,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尺,那么,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写作符号不再局限于文本,其内涵已经扩展到文、图、影、音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是将文字、美图、雅乐熔为一炉的“浓缩之精华”。写作从单一的文字撰写,转变为一种多媒体或全媒体的写作。借用“互联网+”的表达方式,今天的写作是“文字+”或“+文字”,在新媒体的综合元素中,文字只是其中之一元。在“摄影十文字”、“音乐十文字”、“视频十文字”的新型组合中,文字将更加浓缩和精炼,几乎就是“画龙点睛”的存在。照理说,这对文字质量的要求更高;但在读图、读媒体的视野下,如果其他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那么,再好的文字也有可能被忽略。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作者,不仅要驾驭那“点睛之笔”的文字,而且能操控新的媒体。
这就是今天写作的“新形态”。面对这一新形态,面对写作方式的这种“变幻”,我们既要有一种“定力”,即以提升自身的写作素养来应对各种变化,以不变应万变,认准写作传情达意这一基本功能定位,坚持写作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和引领社会精神风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又要用一种“善巧方便”的方法,让写作融人这个时代,走进百姓生活,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媒介,真正发挥出写作在实现人生价值、陶冶道德情操、推进社会发展中应有的能量。因此,我们在这本教材的修订过程中,在完善各章表述、强化写作素养和文字功底的同时,也专门增加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读与写”一节和“自媒体写作”一章,并在全书各章中采用二维码,融进了“慕课”等在线教学方式,以体现写作教材的“新形态”。至于效果如何,有待于大家的批评指正。
绪论 写作技术与写作素养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一章 写作成因论:写作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写作主体
第二节 写作客体
第三节 写作受体
第四节 写作载体
第五节 四体化一
第二章 写作行为论:写作的创造机制
第一节 内化:感悟
第二节 意化:沉思
第三节 外化:表述
第四节 三重转化
第三章 写作现象论:写作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 前写作:文化积淀
第二节 写作:自我实现
第三节 后写作:与读者互动
第四节 三环互动
中编 写作过程论
第四章 写作能力
第一节 观察、积累
第二节 回忆、体验
第三节 想象、整合
第四节 语感、修辞
第五节 贯通技巧:知识化为素质的实践路径
第六节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读与写
第五章 写作流程
第一节 立意、选材
第二节 构思、赋形
第三节 表达、修改
第四节 反馈、吸收
下编 写作文体论
第六章 新闻写作
第一节 新闻概述
第二节 新闻真实性
第三节 倒金字塔体
第四节 华尔街日报体
第七章 小说写作
第一节 小说概述
第二节 小说的人物形态
第三节 小说的情节艺术
第四节 小说的基本形态
第八章 散文写作
第一节 散文概述
第二节 散文语言
第三节 散文的意境
第四节 散文的当代意识
第九章 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概述
第二节 诗歌意象
第三节 诗歌情思
第四节 诗歌语言
第十章 自媒体写作
第一节 标题撰写技巧
第二节 正文首尾优化
第三节 框架写作实训
第四节 排版技能提升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第二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