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的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对高发场域的金融犯罪进行治理化研究,意在为金融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为全局性改革积累经验,探索金融法律体系与金融犯罪风险治理体系的有机结合。各种高发性金融犯罪、各类金融风险高发行业和地区需要凝聚多重治理主体,采取多元治理手段、创造多赢治理价值。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的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我国金融场域活力与风险线索分析、金融犯罪高发场域和犯罪样态分析、现有的金融犯罪风险治理手段评议、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加强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考、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社会治理方略等。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的社会治理路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将微观的“个案+个体”和中观的“区域+时段+群体”结合起来,探讨在金融犯罪风险的高发场域中,金融犯罪发案的聚集性问题,将刑事政策、立法、司法方面的问题与社会治理问题关联起来,进而探析各场域金融犯罪风险治理路径设计和具体类型金融犯罪的逆转机制,以期有效减少金融犯罪风险。
李娜,法学博士,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会理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论金融安全的刑法保护》《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金融犯罪防控》等专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当代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我国金融场域新常态简析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场域维稳和安全保护中的困惑
第四节 金融风险防控中的社会治理方略运用
第二章 我国金融场域活力与风险线索分析
第一节 产业部门的金融风险线索
第二节 正规金融机构体系内部风险线索
第三节 民间金融体系中的风险线索
第四节 金融活动参与者携带的风险线索
第五节 科技金融活动掺杂的风险线索
第三章 金融犯罪高发场域和犯罪样态缕析(上)
第一节 银行体系中高发金融犯罪分析
第二节 证券期货场域高发犯罪分析
第三节 企业家触犯金融犯罪分析
第四章 金融犯罪高发场域和犯罪样态缕析(下)
第一节 非法集资类犯罪分析
第二节 借助金融产品及金融渠道的传销犯罪分析
第三节 民间高利放贷犯罪分析
第四节 P2P平台诱发犯罪分析
第五章 现有的金融犯罪风险治理手段评议
第一节 对金融犯罪防治总体基调的评议
第二节 金融监管部门的角色评议
第三节 金融机构犯罪防控措施评议
第四节 民间金融犯罪防治若干问题评议
第六章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加强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考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与金融改革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第二节 金融犯罪风险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金融犯罪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技术运用
第四节 金融法律体系与金融犯罪风险治理体系的有机搭配
第七章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社会治理方略(上)
第一节 正规金融机构治理
第二节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中突出的犯罪风险社会治理
第三节 民间金融犯罪风险的社会治理
第四节 金融犯罪风险治理中的互联网和科技运用
第五节 对金融投资者及金融消费者的社会治理
第八章 金融犯罪高发场域社会治理方略(下)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犯罪风险治理
第二节 P2P网贷平台犯罪风险的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