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假定技术进步为中性的传统研究方法,忽略了融合在资本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导致其无法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降低同时并存的现象进行解释。《中国制造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行业差异性研究》以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测算并梳理了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及其演进规律;其次打破传统测算方法的局限,通过建立新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尝试对上述悖反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且不同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传统研究没有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测算在内,因而低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以外资引进为主的设备资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已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人力资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缺乏的核心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要内容,早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已经持续40年,但在经济快速增长、贸易总量持续增加和高资本投入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本书的研究正是尝试对这种悖反的现象进行解释。本书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测度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偏向及其演进规律,并考察了不同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将融合在设备资本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纳入研究范围,重新对制造业部门及其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进行测度,并重点考察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行业差异性,尝试找出不同类型行业技术升级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等方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却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在于以技术进步中性为假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能代表技术进步的全部,因为它没有考虑融合在设备资本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本书第3章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算的机理分析,通过构造内生增长模型描述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路径;第4章利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法对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技术进步方向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并非是中性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偏向性。在证明制造业各行业技术进步有偏的基础上,第5章利用1990-2012年的制造业及其分行业的数据,将资本分为建筑资本和设备资本,通过构建资本质量指数对设备资本进行调整,并考虑了资本品投资的即期服务效率和资本形成率,对制造业分行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并分析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行业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制造业各行业技术进步的差异性,探索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同行业技术升级的发展路径。第6章是本书主要结论、启示及展望部分。
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现有研究大多只估计了研究期内技术进步偏向的均值,而本书通过构建测度单期技术进步偏向的理论模型,为考察技术进步偏向的演进规律提供了有效手段;第二,本书通过构建制造业分行业资本质量指数,在考虑资本即期服务效率和资本形成率的基础上,考察了分行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行业差异性。
陈欢(1987 - ),男,汉族,安徽淮北人,2015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为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分析、技术创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科学学研究》、《经济评论》(封面论文)、《软科学》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科项目、教育部项目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难点及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技术进步偏向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2.5 对现有研究的简评
第3章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度的机理分析
3.1 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
3.2 技术进步偏向基本模型及其演进规律
3.3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进特征及行业差异性分析
4.1 技术进步偏向研究的概述
4.2 技术进步偏向测算的模型方法
4.3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进特征分析
4.4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行业差异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制造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算及行业差异性分析
5.1 概述
5.2 模型设定、估算方法及数据说明
5.3 制造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估算的实证研究
5.4 制造业分行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算及差异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