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与实施的历史考察(1949-2019)
定 价:45 元
- 作者:郭书林 著
- 出版时间:2020/5/1
- ISBN:9787550926745
- 出 版 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V882.1
- 页码:26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与实施的历史考察(1949-2019)》主要是把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的演变,放在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治理黄河的方略。科学的治理黄河方略是在治理黄河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从1949年到2019年,在70年当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历程中,受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水利方针、对黄河水沙规律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反复的实践与总结,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水调沙”和“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的治理黄河方略。这些方略在治理黄河的每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黄河的岁岁安澜,支撑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黄河治理是***难题,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当代中国治理黄河的方略还需要不断发展。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与实施的历史考察(1949-2019)》可供中国当代史研究人员、当代水利史以及从事黄河治理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多淤、多决、多徙的河流。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淤积不断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因此,当遇到较大的洪水,河堤无法约束的时候,黄河下游就要发生泛滥、决口,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据历史记载,“黄河下游在三千多年中发生泛滥、决口一千五百多次,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其中大的迁徙五次,南至江淮,北达天津。因此,黄河洪水泥沙灾害一直波及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威胁华北平原。黄河的每次泛滥、决口和改道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常常有整村、整个城市被泥沙湮没的惨事,大片农田被沙化、水系被堵塞的巨大破坏。一九三三年的洪水造成决口五十余处,受灾面积一万一千余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三百六十四万余人,死亡一万八千余人,损失财产以当时银洋计约合二亿三千万元。一九三八年蒋介石政府在河南郑州附近掘开南岸花园口河堤,造成黄河大改道,受灾面积五万四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一千二百五十万人,死亡八十九万人。由此可见黄河灾害的严重程度。”历史上,黄河有天灾,更有人祸。有的统治者,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不惜以水代兵。
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人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华民族同黄河洪水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从大禹“疏川导滞”到贾让的“治河三策”,再到潘季驯“束水攻沙”等,都体现了治黄志士们为使黄河安澜奋斗不息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努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手段等因素的制约,面对黄河,人们更多的是无奈。20世纪70年代前,“决口”是一把悬剑,洪水灾害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黄河平,天下宁”,为了防止堤防决口,保证华北平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团结治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过长期治黄实践,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处理洪水、“拦、排、调、放、挖”的综合措施处理泥沙的治黄体系,保证了黄河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黄河的事情已经办好。黄河流域多年来降水不足,各支流来水普遍减少;上游源区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地表蓄水和产流功能下降;特别是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对黄河生态用水的大量挤占,使黄河“水荒”更加严重。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历代治理黄河方略的述评
第一节 古代治理黄河方略的演变
第二节 近代治理黄河方略的发展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黄河治理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黄方略与实施(1949-195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宽河固堤”治标方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三节 “蓄水拦沙”治本方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水资源利用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蓄水拦沙”方略的全面实施(1958-1960)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蓄水拦沙”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第四节 “大跃进”时期黄河水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治黄方略与实施(1961-1965)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上拦下排”治黄方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三节 三门峡水库的初步改建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黄河水资源的利用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治黄方略与实施(1966-197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上拦下排”治黄方略的继续实施与发展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初期“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方略的实施(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治黄方略的实施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黄方略与实施(1992-20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
第三节 “调水调沙”治黄方略的形成与实施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土保持工作
第五节 黄河水资源的调度、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九章 十八大以来的治黄方略与实施(2012-2019)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管控黄河洪水泥沙,确保防洪安全
第三节 破解黄河水资源短缺瓶颈,确保供水安全
第四节 修复黄河水生态,确保生态安全
第五节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修复黄土高原生态
第十章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的成就、不足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的成就
第二节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