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信息素养·创造力:知识型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要素研究
定 价:68 元
- 作者:高伯任 著
- 出版时间:2020/7/1
- ISBN:9787568059275
-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72.921
- 页码:10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
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企业转型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探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组织学习环境下员工信息素养和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探讨组织学习、员工信息素养、员工创造力、个人知识分享和个人主动性等变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要素模型。
关于组织创新和职业发展的研究范围很广,不仅要聚焦员工个体的素质能力,还要关注企业的学习发展,甚至要涉及到全球信息、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本书旨在构建组织学习、员工信息素养、员工创造力以及知识分享行为与个人主动性等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其研究始终聚焦在两点:(1)信息素养决定人才升级;(2)组织学习促进企业转型。本书的实证调研活动和问卷设计思路都是基于这两个核心逐步深入与展开的。总之,研究文献浩如烟海,组织学习、信息素养和创造力的研究范围一直在扩展,从最初的概念研究,到学校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标准,到现在突破学术范畴拓展到工作场所。本研究聚焦工作场所,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企业的管理者和一线的员工。
21世纪正在经历着全球性的社会变革,与传统工业强调标准化流程不同,知识型员工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知识型员工”的研究范围很广,不仅要聚焦员工个体的素质能力,还要关注企业的学习发展,甚至涉及全球信息、社会转型和国家发展战略等层面。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企业转型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探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组织学习环境下员工信息素养和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探讨组织学习、员工信息素养、员工创造力、个人知识分享和个人主动性等变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要素模型。
笔者在企业咨询和管理行业5年,本研究的样本均来自正规企业的在职员工,所提供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以及所推导出的结论,一定能对我国企业的组织学习和人才培养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另外,笔者已经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多篇研究论文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以期在更大的范围产生更实际的影响。
除了上述特点,本著作在内容选取上也有一些特别的安排:既包含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介绍和梳理,也有对组织学习理论的深刻反思,同时还引入了创造力、信息素养、知识分享和个人主动性的实践案例,注重把事实的广度、理论的厚度和思考的深度结合起来。
本著作虽由笔者独自撰写而成,但其间得到了太多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的聂婷教授、参与贵州省教育厅“工商管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项目的同事以及贵州商学院参与我的博士基金项目(企业转型中的创造力研究)的同人们!
另外,还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在本书的策划及后期的编排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做了大量出版工作,他们的认真态度是本书质量的保证。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精力的限制,书中不当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高伯任,工商管理博士,现任贵州商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学科负责人、贵州商学院新商科专业建设负责人。曾就职华北石油管理局、挪威林业泛亚纸业集团、荷兰思腾教育集团(Schouten China)、 凯洛格(Key Logic)、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等中外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及咨询顾问经验。6年海外研究生留学经历,其研究领域联结高校和企业,长期致力于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的教育事业。已有2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管理学类期刊杂志上发表。已出版专著:《领导能力持续改善》。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2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4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方法7
第四节技术路线与本书结构8
第二章文献探讨11
第一节基础理论12
第二节信息素养之相关理论与文献15
第三节组织学习之相关理论与文献29
第四节创造力之相关理论与文献41
第五节知识分享的相关理论和探讨47
第六节个人主动性之相关理论与探讨54
第七节信息素养、组织学习、创造力与知识分享、个人主动性之间的关系59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方法65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思路66
第二节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66
第三节操作性定义及测量69
第四节实证研究方法及实施72
第五节数据处理与分析73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75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分析76
第二节信度与效度分析77
第三节验证性因子分析77
第四节相关性分析78
第五节回归分析80
第六节研究结论汇总104
第五章深度访谈及建议107
第一节访谈设计与实施108
第二节访谈分析及建议114
第六章研究总结及后续研究展望123
附录A调查问卷126
附录B深度访谈纪要记录表129
参考文献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