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为学生学习力的发展提供指导,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开设相应的课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所研究的就是构建这类课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研究》以学生学习力为研究领域,以高中生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为研究主题,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为研究焦点。按照“为什么构建基于什么构建如何构建一构建出什么”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包括: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学习技能、学习能倾);学习习惯(内在处理、过程运行、时间管理);进而依据该学习力体系构建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研究路径合乎逻辑,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指导、学习力发展和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当前学习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学习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很重要的事。从龟壳上的甲骨文到纸书上的铅字到网络世界的电子文字,从竹简到纸张到视屏,人类知识的传承与生产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口耳相传到班级授课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知识的传递和创生提供极大的便捷,也对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对学习提出新的要求。在当下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势在必行。学习从未如此重要!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我国中小学生每天普遍花费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以外,很多学生因学习存在低效率、低成就感、低幸福感而感受不到学习之于自我人生发展的价值。学习如同在“黑胡同”中摸索,甚至非常“痛苦”。很多学生只是在家长和学校的管控下机械地“运转”着,学习者的积极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真正激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学生学习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学习力属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从素质的性质来看,可将学生的素质分为:基本素质、学科素质、综合素质、特殊素质、职业素质,其中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等。本书作者界定为“学习力(Learning Power)是支持和推动学习,直接影响个体学习效率的学习的内在力量,属于综合素质的范畴”。此概念界定,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力量。如果将学习这件事比作冰山,那么学习的外在表现、学习结果、学习策略等是冰山的海平面之上的部分,学习力则是冰山的海平面之下部分,学习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学习力发展指导非常重要。因为学校学习相比较于人类广义的学习来说,具有高效、系统、复杂、递进等特点。各学段的学生对于学习这件事,无论表现出的学习成就如何,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学习力发展指导。这点,通过本研究中作者的调查可以证明。学校应该做的事是,依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校情和学情,有计划地、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学习力发展提供指导。
学校教育为学生学习力的发展提供指导,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开设相应的课程,本书所研究的就是构建这类课程。本书以学生学习力为研究领域,以高中生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为研究主题,以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为研究焦点。按照“为什么构建基于什么构建如何构建一构建出什么”的逻辑思路开展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高中生学习力体系,包括: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学习技能、学习能倾);学习习惯(内在处理、过程运行、时间管理);进而依据该学习力体系构建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校本课程。研究路径合乎逻辑,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指导、学习力发展和学习学校本课程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当前学习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作者曾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她的博士论文出版,请我作序。我首先想起作者读博三年期间,我与作者在课堂内外就学习问题和学习力研究主题讨论的许多次思维碰撞。这一过程,也反映出作者学习力发展历程。作者出身贫寒,从农村学校考入大学;读完硕士研究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十年后,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再次出发,攻读博士学位。一步步走来,不断超越自我,其不竭动力源正是其学习力。
学习力研究,应该受到更多重视。更进一步看,学习学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深人探究的问题,希望作者和广大研究者能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刘艾清,女,1977年生,教育学博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理事。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两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规划和高校哲社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5项,参与教育部青年项目等各类课题研究多项;完成专著1部;参编专著和教材各1部;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讲过《语文基础教育前沿专题》《语文教学论》等硕士和本科课程共9门。熟悉语文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状况和实践现状,擅长指导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假设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成就与薄弱之处
三、发展趋势
第三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工具编制
三、调查实施
四、调查结果分析
五、调查结论
六、发展建议
第四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内核:学习力体系
一、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理论依据
二、构建学习力体系的现实借鉴
三、学习力体系构建
第五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构建思路
一、明确课程定位
二、确定课程理念
三、构建课程要素
四、编制课程文本
第六章 高中生学习力发展指导课程样例
一、课程纲要样例
二、学材样例(简易版)
三、样例应用——以“记忆的技能”学材设计为例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局限
四、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