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学:理论与实务》包括基础篇、中国篇和美国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有关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政府会计与预算及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各项内容的落实和实施。特别是对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功能”和“平行记账”等新的制度变化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补充;“中国篇”和“美国篇”中分别以中国和美国的政府会计制度为例,以现行中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9)以及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为基础,对以政府会计制度为主的公共部门会计制度框架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论述。
《政府会计学:理论与实务》适合作为财经类院校会计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用书,也适合作为各部门对各类人员进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各级政府业务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了解业务知识的参考用书。
政府会计主体的作用是提供“公共产品”,其组织目标的实现、财务资源的来源和分配机制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受托责任和业绩考核的内容也独具特色。我国近几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围绕着财政国库管理改革、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以及预算体制改革等内容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改革关注的重点。
据审计署2013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GDP(518942亿元)的比率为36.74%;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为105.66%。为了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指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同时明确提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这意味着,我国预算管理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推进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5)第97条也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由此,我们更需要了解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动因和改革的方向,特别是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更加强调了政府运行(行政事务)与财政资金使用(财政事务)的密切关系,即行政事务和财政事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更为深入地了解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和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的作用路径和机制,才能更好地反映行政事务的处理效率,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同时对国家治理和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财政部于2015年10月23日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此后于2016年7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陆续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和《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及《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政府会计准则第9号——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等政府会计准则。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同年9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以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修订前后对照表(2019)等制度规范。修订通过后的新的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及操作指南和《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陆续开始实施。
以上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部分借鉴了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做法,基本搭建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制度框架,特别是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的出台,意味着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进入操作起步阶段,新的政府会计规范体系也即将开始落实。
鉴于以上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政府会计学:理论与实务》一书进行了积极跟进和修订,包括基础篇、中国篇和美国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有关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政府会计与预算及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各项内容的落实和实施。特别是对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功能”和“平行记账”等新的制度变化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补充;“中国篇”和“美国篇”中分别以中国和美国的政府会计制度为例,以现行中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9)以及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为基础,对以政府会计制度为主的公共部门会计制度框架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论述。
《政府会计学:理论与实务》及其配套的教辅资料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侧重于政府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与政府实务活动的有机结合,融合目前最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经验,着力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书编撰将更着力于构建现代政府会计思维方法和模式,改革与发展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特色。本书也是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财政资金约束、债务风险控制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7-00-07-E00034)以及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项目(2017)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适合作为财经类院校会计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用书,也适合作为各部门对各类人员进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各级政府业务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了解业务知识的参考用书。
前言
基础篇
第一章 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政府会计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政府会计目标和核算前提
第三节 政府会计要素、记账基础和平行记账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属性和会计等式
第五节 政府会计规范体系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中国篇
第二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三章 行政单位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行政单位会计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行政单位财务报告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美国篇
第四章 基金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基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金会计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基金会计的财务报告原理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五章 美国公共型基金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普通基金和特种收入基金会计
第二节 资本项目基金会计
第三节 偿债基金会计
第四节 普通固定资产与普通长期负债账户会计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第六章 美国政府权益基金和受托基金会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政府权益基金会计
第二节 政府受托基金会计
第三节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