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中华文明》以文物专题的形式分别展开中华文明的悠久而璀璨的历程,通过一件件生动的文物藏品既展示了作品的优秀技艺,又串联起一段艺术发展史、文明史。在专题方面,分别设有玉器、青铜艺术、雕塑艺术、书画、陶瓷与漆器六个部分。在青铜艺术和雕塑艺术两个专题中还细分青铜器、铜镜、金银器;佛像雕刻、陵墓雕刻、陶塑艺术等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是延续最久、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无比的魅力,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带孕育了早期文明,是中华民族早期活动的舞台和文化摇篮,我们的祖先在此先后建立了强大的帝国——秦、汉、唐。长江文明同样也是构成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长江流域于公元前5000多年,距今已经7000多年,诞生了“稻作文明”,影响着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称世界之最。与黄河文明相互影响融合,最终孕育出了中华文明。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它因其不断地持续发展显示出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历经上古的孕育期、夏商周三代的形成期、秦汉的发展期、隋唐的繁荣期、宋元的转折期、明清的持续与曲折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在应用自然知识于人类实际需要方面,远比西方领先。同样是英国学者的贝尔纳更是认为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丝绸之国.陶瓷之国,而且是诗歌之国和书法艺术的故乡。神州大地可谓是处处有宝,件件显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华文明内涵十分丰富,由此派生出来的丝文化、衣冠文化、陶瓷文化、漆文化、纸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航海文化、宫廷文化、园林文化、烹饪文化、玉雕文化等,流光溢彩,五彩缤纷;或者韵味醇深,气势磅礴;可谓是无所不赅、无业不精、无物不精,无物不奇,美轮美奂,羹绝寰宇。
本书以文物专题的形式展开中华文明悠久而璀璨的历程,通过一件件生动的文物藏品既展示了作品的优秀技艺,又串联起一段艺术发展史、文明史。在专题方面,分别设有玉器、青铜艺术、雕塑艺术、书画、陶瓷与漆器等六个部分。在青铜艺术和雕塑艺术两个专题中还细分青铜器、铜镜、金银器;佛像雕刻、陵墓雕刻、陶塑艺术等内容。
譬如陶瓷。自古以来,中国是陶瓷的国度。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瓷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作“中国”的解释。商代的釉陶、白陶,汉代的陶器,在唐代,陶器中又出现的一种施多彩的陶制品,这就是唐三彩,它绚丽多彩,雍容华贵,巧夺天工。自唐以降,瓷器进入了高峰时期。宋代有五大名窑,因此人们把宋代称为“瓷的时代”。钧窑的窑变堪称瓷艺极致,奇妙精绝,举世罕见,有神来之笔的美誉。进入元代,景德镇作为瓷都,白瓷、青花瓷名扬四方,奠定了主流的趋势。白瓷的繁荣又与中国书画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充分表现了中国审美的意蕴,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晶莹玉石般的色泽和匀润。明代对瓷器的追求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深受世人赞赏。明代的瓷器主要分为青花和五彩两大类。来华的外国人对瓷器上所凝聚的古老而神秘的汉文化深为惊叹,且为之倾倒。清代继承了唐宋元明以来的各种技艺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清瓷色白而泛青,别具风韵。青花瓷更是作为销往海外的主要贸易商品,享誉世界。可谓是无所不赅、无业不精、无物不精,无物不奇,美轮美奂,夐绝寰宇。
本书以文物专题的形式展开中华文明悠久而璀璨的历程,通过一件件生动的文物藏品既展示了作品的优秀技艺,又串联起一段艺术发展史、文明史。在专题方面,分别设有玉器、青铜艺术、雕塑艺术、书画、陶瓷与漆器等六个部分。在青铜艺术和雕塑艺术两个专题中还细分青铜器、铜镜、金银器;佛像雕刻、陵墓雕刻、陶塑艺术等内容。
譬如陶瓷。自古以来,中国是陶瓷的国度。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瓷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作“中国”的解释。商代的釉陶、白陶,汉代的陶器,在唐代,陶器中又出现的一种施多彩的陶制品,这就是唐三彩,它绚丽多彩,雍容华贵,巧夺天工。自唐以降,瓷器进入了高峰时期。宋代有五大名窑,因此人们把宋代称为“瓷的时代”。钧窑的窑变堪称瓷艺极致,奇妙精绝,举世罕见,有神来之笔的美誉。进入元代,景德镇作为瓷都,白瓷、青花瓷名扬四方,奠定了主流的趋势。白瓷的繁荣又与中国书画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充分表现了中国审美的意蕴,细腻、光滑、半透明,具有晶莹玉石般的色泽和匀润。明代对瓷器的追求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纰、声如磬”,深受世人赞赏。明代的瓷器主要分为青花和五彩两大类。来华的外国人对瓷器上所凝聚的古老而神秘的汉文化深为惊叹,且为之倾倒。清代继承了唐宋元明以来的各种技艺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清瓷色白而泛青,别具风韵。青花瓷更是作为销往海外的主要贸易商品,享誉世界。
杨孝鸿,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汉画学会会员。研究方向:汉代美术考古、中国文入画史、时尚文化和视觉文化。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何谓文物?
第二节 文物的主要分类
第三节 文物的价值作用
第四节 文物的科学研究
第二章 玉器
第一节 认识玉石的材料
第二节 玉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玉的雕琢手法
第四节 玉的历史
第三章 青铜器
第一节 青铜器的发明
第二节 青铜器的铸造
第三节 青铜器的分类与器物的辨识
第四节 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青铜器的纹饰
第四章 铜镜
第一节 战国铜镜
第二节 汉代铜镜
第三节 六朝铜镜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铜镜
第五节 宋辽金铜镜
第六节 元代、明代铜镜
第五章 金银器
第一节 金银器概述
第二节 汉代金银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
第四节 唐代金银器
第五节 宋代金银首饰
第六节 明代金银器
第七节 清代金银器
第六章 雕像
第一节 佛像艺术
第二节 历代陶俑
第三节 陵墓雕刻
第七章 书画
第一节 魏晋书画
第二节 唐代书画
第三节 五代绘画
第四节 宋代书画
……
第八章 陶瓷
第九章 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