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型广播影视教育体系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属于必修基础课程。《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为基本线索结构全书,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历史过程和技术特点,以便学生能够具备技术史思维;另一方面,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电视技术的讲述上,而是以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体系为重点进行讲述,与时俱进。该书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指标体系;第二部分分别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摄像技术、声音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演播室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等不同环节的技术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图文搭配,力求结构布置合理,内容条理清晰。该书的每个单元都配上了相关主题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应用案例,最终呈现出一个直观、立体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知识体系。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既适合广播影视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十分方便于学生自学,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电视是一种技术媒体,天然地具有技术基因。
在日新月异的视听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不断地演化、进步,但万变不离其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始终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基石。实际上,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对于培养新媒体时代广电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也一直被传媒行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
传统电视以磁带体系为中心,经过磁带摄像机拍摄、编辑机编辑,然后通过广播系统传播到千家万户。电视制作日益日常化、栏目化或频道化,除了电视剧等类型,大多数电视节目相较于电影制作成本低廉,处于以广告为盈利模式的产业体系之中。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技术呈现出数字一体化的趋势,拍摄、剪辑、特效和放映/广播等都在数字技术体系中完成,数字技术让电视制作更为便捷,也拓展了电视节目创作的空间,改变了传播形式。电视节目对于技术的依赖和追求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在应用型广播影视教育体系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属于必修基础课程。本书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为基本线索结构全书,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历史过程和技术特点,以便学生能够具备技术史思维;另一方面,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电视技术的讲述上,而是以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体系为重点进行讲述,与时俱进。本书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指标体系;第二部分分别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摄像技术、声音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演播室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等不同环节的技术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图文搭配,力求结构布置合理,内容条理清晰。本书的每个单元都配上了相关主题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应用案例,最终呈现出一个直观、立体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知识体系。本书既适合广播影视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十分方便于学生自学,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写组认真研究了当前广播电视类应用型高等教育工学结合的发展现状,也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到电视节目制作现场进行观摩和实操。为了避免纸上谈兵的纯理论讲授,本书的项目实训以每个学习单元的重点内容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现场实操提供理论链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掌握技术知识。
本书的内容设计、构架、统稿由主编刘忠波负责,各单元具体分工如下:学习单元一“电视节目制作概论”由刘忠波撰写,学习单元二“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基础”由刘忠波撰写,学习单元三“高清电视和超高清电视技术”由刘忠波撰写,学习单元四“电视摄像技术”由许祥一、耿盈章撰写,学习单元五“电视声音技术”由许祥一撰写,学习单元六“非线性编辑技术”由刘忠波撰写,学习单元七“电视演播室技术”由赵思媛、张源撰写,学习单元八“后期合成技术”由刘忠波、邵寒冰撰写。谢宏澜、柯绵绵、孙睿、金鑫、任萱、陈长恺参与了前期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张影参与撰写了项目实训方案,本书完成初稿后,关叶欣、卢宏博、赵贝贝参与了统稿和补充修改工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编辑蒋倩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把关,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致力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讲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牵头负责的教育教学项目“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荣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多年来,带领团队获得“***优秀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此外,担任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高校新闻出版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网络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忠波,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研究,曾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韩国延世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2017年起担任《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副主编。著有《多重话语空间下的权力场域:以纪录片为对象》《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先后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星光奖”电视文艺优秀评论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等。作为小说作者,出版有长篇小说《润身》和《灰鱼》。2005年起,开始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担任监制、策划,在纪录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作为纪录片制作人,拍摄有《微光漫游》《一席之地》《疯狂爱国者》等多部纪录片,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电影节入围、获奖。
学习单元一 电视节目制作概论
学习目标
任务描述
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简史
二、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三、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四、数字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项目实训
学习单元二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基础
学习目标
任务描述
一、电视的基本技术指标
二、视频编码技术和标准
三、音频编码技术和标准
四、视频文件的封装技术
五、电视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
项目实训
学习单元三 高清电视和超高清电视技术
学习目标
任务描述
一、高清电视技术的特点
二、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
三、超高清电视(4K)技术的特点
四、超高清电视(4K)节目制作的特点
五、项目案例:4K节目系统在2015年江苏卫视新年演唱会转播中的
应用
项目实训
学习单元四 电视摄像技术
学习目标
任务描述
一、摄像机技术基础
二、摄像机的类别和系统构成
三、摄像辅助设备的操作与应用
项目实训
学习单元五 电视声音技术
学习目标
任务描述
一、电视声音技术基础
二、声音录制的流程与目标
三、传声器的技术基础与应用
四、调音台的技术基础与应用
五、录音机的技术基础与应用
……
学习单元六 非线性编辑技术
学习单元七 电视演播室技术
学习单元八 后期合成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