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些方面说,世界文学史上还找不到另一个范例,能像《草叶集》和惠特曼这样体现一部作品同它的作者呼吸与共、生死相连的关系。
《草叶集》从一八五五年初版的十二首诗发展到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二年“临终版”的四百零一首,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所以说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史诗,也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史诗。惠特曼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应当是个有机体,有它自己诞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他在整个后半生以全部心血不倦地培植这个“有机体”,每个新版在充实壮大的同时都做了精心的调整组合,直到最后完成这个符合诗人理想的有机结构:《铭言集》标示诗集的纲领,紧接着以《自己之歌》体现其总的精神实质;《亚当的子孙》和《芦笛集》以爱情和友谊象征生命的发展、联系和巩固;《候鸟集》《海流集》和《路边之歌》表现生命的旅程,《桴鼓集》和《林肯总统纪念集》便是旅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然后是《秋之溪水》《神圣的死的低语》和《从正午到星光之夜》,它们抒写从中年到老年渐趋宁静清明的倾向;最后以《别离的歌》向人生告辞,另将一八八八年以后的新作《七十生涯》和《再见了,我的幻想》作为附录。最后一辑《老年的回声》,是诗人预先拟定标题,后来由他的遗著负责人辑录的。在上述各辑之间,那些既从属于《自己之歌》又各有独立主题,且能承前启后的较长诗篇,也可以连缀成另一个“有机”组合,它以《从巴门诺克开始》打头,由《巴门诺克一景》殿后,暗示诗人从故乡出发遍历人世,最后又回到了故乡。
《草叶集》(上、下)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草叶集》(94年之后没有再版过)的基础上重新做了修订,本译本是国内公认的经典译本,由著名翻译家楚图南和李野光翻译。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草叶集》是他仅有的一部诗集,几度增删修订,成为美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诗歌经典。
1819年,沃尔特·惠特曼出生在纽约长岛,他的父亲当时是个没有土地的农民。惠特曼五岁那年全家搬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惠特曼的父亲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深受影响。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古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由于生活贫困,惠特曼十一岁就离开学校独立谋生,同时开始学习写作。他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诊所当听差,在印刷厂当排字工,他还当过乡村教师,也曾经在报馆做过编辑。几年后他成为了一家有名望的报纸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文章和评论,并加入了“自由土地党”,主张土地改革。后来他脱离新闻界,重操父亲的旧业,当起了木匠和建筑师。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期间,惠特曼作为义务护理员在华盛顿陆军医院照料伤兵,帮助过大约十万名伤病员,他还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伤病员购买书籍和食品。因为过于劳累,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为后半生的偏瘫种下了病因。但也正是因为南北战争的这段经历,让惠特曼的诗从表现个人转向远眺民族命运,他的注意力从生命的幻象转移到血与火的现实,并抒写了无愧于南北战争的史诗般的《桴鼓集》这首诗也收录在《草叶集》中。
惠特曼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平民诗人,他是个劳动人民,但也关心政治,热爱民主,惠特曼的生活所在依然是今天我们的生活所在。《草叶集》里既有对农奴制度的抨击,也有对美国壮丽河山的热情赞美,他的诗里还有很多普通劳动人民的影子,比如船夫、挖蛤蜊的、屠夫的小伙计、纺纱女、赶马车的黑人等等。其中的一首是《自己之歌》,一共134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是最平凡、最普遍而又密密成群、生生不息的植物。所以惠特曼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草叶集》。
译者
楚图南(1899—1994),云南文山人,作家,翻译家。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楚图南著有散文集《刁斗集》《荷戈集》,译有(美)惠特曼诗集《草叶集》、(德)威斯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俄)涅克拉索无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及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斯图如是说》以及自传体的《看哪,这人》等。
李野光(1924—2014),本名李光鉴,湖南涟源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著作有新诗《风沙集》等,译著有《草叶集》《飘》《英雄挽歌》《画眉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