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政治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升格为法学门类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这十几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弱小到壮大,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广泛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体制机制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有了较多的支持,但就学科发展来讲,还有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建设迟缓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阶段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材建设。
2015年,为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规范并建立研究生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与教学体系,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验,教育部社科司组织国内重点马院,统一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本套教材在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六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增设思潮研究与文献研究两门课程,另增设博士阶段的四门延伸课程,共由12门课程组成。本套教材的出版,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权威的参考,同时也规范了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书。
在北师大出版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启动会上,由顾海良、沙健孙、梅荣政、郑永廷、张雷声、逄锦聚、陈占安、吴潜涛八位专家组成的本套教材的评审委员会,认真对每本教材的提纲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后续教材写作过程中,评审专家也进行了多轮次审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本套教材的质量,对于专家们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感谢。
从立项到出版,本套教材历时数年,其间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数易其稿,但相信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北师大出版社从前期的策划到出版,承担了大量工作,力争使本套教材成为一套作者权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统一,类型丰富、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国家级精品教材。
顾海良(1951年1月-),汉族,上海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家、教育家。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历任安徽省和县毛巷学校教师、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教师、副所长、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校长。2010年12月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2011年1月6日教育部党组任命顾海良同志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8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16
第一章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23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23
第二节唯物史观的发现32
第三节新世界观的科学阐述43
第四节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策略思想49
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历史趋势55
第一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方法创新55
第二节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60
第三节剩余价值论的伟大发现65
第四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趋势的探索70
第五节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78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发展85
第一节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革命道路理论85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问题的探索88
第三节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91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阐释96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多方面的理论展开103
第四章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111
第一节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和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111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118
第三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124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与影响130
第五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134
第一节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134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家、革命和政党学说的新阐释141
第三节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48
第四节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153
第六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159
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159
第二节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局限173
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扩展178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在苏联的发展180
第七章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88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肇始188
第二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研究193
第三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的理论探索200
第四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经济运行问题的探索206
第八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12
第一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理论的探索21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18
第三节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29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238
第九章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243
第一节对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研究243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和意识形态批判248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命运255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不发达理论的兴起261
第十章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课题268
第一节对新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的研究268
第二节对新科技革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的探讨274
第三节对新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命运关系的反思278
第四节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的发展282
第十一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289
第一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289
第二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急剧变革298
第三节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308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315
第一节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315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23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329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点及意义337
第十三章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344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各种理论思潮的兴起344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349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新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353
第四节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和思潮的嬗变361
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367
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想367
第二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72
第三节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376
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贡献385
后记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