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时,唐诗九味》是一本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况味来解读唐诗作品的文学类书籍。在书中,熊逸精选了五十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唐诗,分成登高、怀古、壮心、田园、聚散、羁旅、忧愤、感时、爱慕等不同的情绪和场景单元,将现代人的生活、情绪融入其中,把唐诗中的场景和现代人的场景重合在一起,深度挖掘唐诗的言外之意和蕴含其中的人生滋味,唤起我们深刻的共鸣。作者用很粗的分辨率勾勒出唐诗世界的全景,同时用很细的分辨率从社会风俗、典章制度、修辞艺术、文字与音韵等角度,去看通常的注本和赏析本里看不到的内容。
★别开生面!知识大咖、隐士学者熊逸,沉浸式开讲唐诗。
不挠唐诗的痒痒,而是进入唐诗深处。罗振宇、万维钢推崇,百万读者热爱的知识大咖者熊逸,沉浸式讲解唐诗,指引你回到长安、广陵;带你登上泰山、黄山;和你看斜阳、春晓;带你长相思、伤别离。
★有料有味!一本书读透唐诗,读懂生活。
甄选五万首唐诗之精华,分成登高、怀古、壮心、田园、聚散等不同的情绪和场景单元,将唐诗中的场景和现代人的场景重合在一起,深度挖掘唐诗的言外之意和蕴含其中的人生滋味。
★有历史知识点有时代同期声!能够让人拿得走、用得上。
既粗描唐诗世界的全景,又从社会风俗、典章制度、修辞艺术、文字与音韵等角度去看通常的注本和赏析本里看不到的内容;同时还照顾现代人的情感、生活和体悟,是拿得走、用得上的唐诗读本。
★有颜有色! 精美装帧+大师纯美插画,彰显唐诗之美。
素美的装帧设计、精致的排版细节,颜值担当;大师纯美插画,活色生香、别有韵味。
百无一用是唐诗
你好,欢迎来到《人生四时,唐诗九味》。
这本书显然是要谈唐诗的,但是,今天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唐诗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实用主义者很容易给出否定的答案。不仅是唐诗,一切古典诗歌,不但实用性几乎为零,而且学习的门槛很高:要熟练掌握古汉语,理解诗歌语言的各种特性,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典章制度,诗人的生平事迹、审美偏好,还要看懂海量的典故,凡此种种,并不比学一门外语轻松。那么,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才是古典诗歌该去的地方,我们一辈子偶尔去观摩一两次,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种东西,也就够了。古典诗歌就像文化恐龙,曾经在两三千年的时间里称王称霸,却因为新文化运动这颗小行星的突然撞击,在短短几十年间灭绝殆尽。我自己,乃至所有古典文学工作者的努力,无非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打造一座侏罗纪公园。
你也许觉得我们今天过于务实了,但是,古人其实并不比我们超脱。他们爱诗,写诗,一来因为他们面对的语言障碍远比我们要低,二来因为诗歌在当时真的很有实用价值,等而上者可以呼风唤雨,发挥巫术的力量,凝聚人心,提升战力,等而下者可以升官发财,打通人脉,即便最不济,也能给自己经营出一座心灵港湾,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总还有可以退守和疗伤的地方。假如没有这样的实用价值,那么即便在古代,诗歌也绝不会那样繁荣的。
不过,古人写诗、读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还有一点貌似可有可无的附加值,那就是对美的敏锐感受。美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不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但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捕捉到这些美,到底只能过平庸的生活还是能够过上超越的、审美的生活,这就取决于对美的感受力了。简单讲,诗歌趣味可以使人显得高级,而高级感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总会站在实用性的反面。所以不难预见,当名包和名表的光环褪色之后,诗歌之类的东西会成为新的奢侈品,满足人们“炫耀性消费”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因此而发现生活中更多,也更深刻的美。
最重要的是,诗歌对于我们,还有一种既润物无声又移山倒海的力量,那就是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因为语言和思维是高度同步的,我们用怎样的语言说话,就会用怎样的语言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每多掌握一门语言,就等于多掌握了一种思维方式。而古汉语,是全世界最好的诗歌语言,它在日常沟通、哲学思辨和严谨定义上的种种缺陷,一旦放到诗歌的世界里,通通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优点。
语言和思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是语言学上的一大经典难题。但无论如何,今天总算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在处理简单问题的时候,比如吃饭、喝水,思维不必借助语言,而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思维和语言就变得密不可分了。在后者的意义上,我们总会借助语言来做出思考,所以语言的特性会在潜移默
化当中决定思维方式的特性。
古汉语是一门相当模糊的语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辨能力,使古代中国的哲学和科学注定不会有西方那样发达,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这种像中国画一样擅于留白的特性,使它成为一种重视体悟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可以传达丰富的言外之意。它不会精准地指向一个点,而是会框出一个范围。点的意义非此即彼,范围的意义却可以或此或彼。前者是算法的语言,叠床架屋,秩序井然;后者是意会的语言,大音希声,心有灵犀。古典诗词是古汉语精华中的精华,唐诗又是古典诗词精华中的精华。我一直觉得兼而掌握英语和古汉语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两者一刚一柔,水火相济,让人越发摧眉折腰,看江山如此多娇。
我这本书,五十篇精选五十首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分成登高、怀古、壮心、思慕等主题,既会用很粗的分辨率勾勒唐诗世界的全景,也会用很细的分辨率从社会风俗、典章制度、修辞艺术、文字与音韵等角度,带你去看通常的注本和赏析本里看不到的内容,还会订正一些常见的误解,希望你会喜欢。
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
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人生四时,唐诗九味》是熊逸的全新之作。他站在能够让人拿得走、用得上的立场,把唐诗分成若干情绪和场景单元,深度挖掘唐诗的言外之意和蕴含其中的人生滋味。
推荐序 唐朝诗人的敏感度
序?百无一用读唐诗
登高?阔达
第一节?青春豪情,一览众山小
第二节?人生暮年的百感交集
第三节?找到时间的形象代言人
第四节?无限时空里的孤独火苗
第五节?妙在有理无理之间
第六节?旁观者视角看悲欢得失
怀古?感伤
第一节?怀才不遇的文学符号
第二节?昭君的尊严和代价
第三节?史学视角下的和亲
第四节?意味深长的秦淮河
第五节?项羽到底该不该渡江
第六节?盛世的粉饰与真相
壮心?畅快
第一节?文弱书生以梦为马
第二节?壮心必须承受的残酷代价
第三节?侠:游荡于自然和文明之间
第四节?豪情背后的知遇感恩
第五节?壮心未酬,呼唤知音
羁旅?孤独
第一节?旅途中的一盏孤灯
第二节?征人思妇的经典主题
第三节?名利路上的失意人
第四节?所有人的乡愁
田园?自在
第一节?田园里狂歌放浪
第二节?松风山月中的平和
第三节?坐看云起的洒脱
第四节?田园生活的孤寂
第五节?空翠湿人衣的禅意
聚散?悲喜
第一节?举杯销愁愁更愁
第二节?人生得意须尽欢
第三节?都市里的浅愁别绪
第四节?如有隐忧,欲说还休
思慕?悸动
第一节?一流的情诗在煎熬中诞生
第二节?禁地之恋
第三节?一封炽热的情书
第四节?当秘密恋人面对现实压力
第五节?别有寄托,缠绵悱恻
第六节?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七节?最后一别的百转千回
第八节?灵魂伴侣真的存在吗
感时?惆怅
第一节?时间面前的悲和喜
第二节?盛唐都会的日与夜
第三节?只是当时已惘然
忧愤?率性
第一节?赌气的艺术境界
第二节?如果被全世界辜负
第三节?升级版的酸葡萄心理
第四节?为人作嫁的挫折感
隐逸?闲适
第一节?真正的隐士这么活
第二节?一场事先张扬的逃离
第三节?大隐小隐之间的平衡境界
第①节
青春豪情,一览众山小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望岳》是登高这个主题的青春版。
●旅行的意义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 年)的长安,唐玄宗亲临五凤楼,恩赐百姓宴饮狂欢,还让三百里之内的地方官带歌舞团进京,在楼前表演竞技。场面热烈得不像话,险些就要发生群体踩踏事故了。这是开元盛世的一个剪影,歌舞升平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就在这一年的长安城里,年仅二十四岁的杜甫考场失利,一颗壮怀激烈的心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杜甫的家境并不宽裕,仅余的盘缠扛不住长安的物价,也没有亲友可以长久投靠。这种境遇下的杜甫,就像今天背井离乡,怀着满心的热忱和理想到一线城市打拼,却拼不出一线光明的年轻人一样,甚至更惨。因为杜甫除了参加科举,再没有别的求职门路了。这样一个读书的天才,这样一个要像古代圣人一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的有志青年,除了做官还能做什么呢?本以为天大地大,却忽然被残酷的现实一棒打倒,爬起来又发现这里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今天我们很多人也遇到过同样的境况——是狼狈回家还是咬牙隐忍,让人左右为难。豪迈一点的人也许会取出最后的积蓄,暂时从竞技场上抽身出来,去旅行,去散心。天大地大,不妨养好精神回马再战。
杜甫的选择跟我们一样,一路喂马劈柴,周游齐赵大地(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至少有两点。
第一点是摆脱旧环境带来的负面联想,因为在你受过伤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让你触绪伤怀。
第二点是帮你摆脱工具意识,因为在熟悉的场景里,你看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会工具化。比如当你站在十字路口,随便看看或者哪怕不看,你都知道这一条路是通往公司的,要在什么时间坐车才能避开早晚高峰;另一条路是美食街,下班的时候可以来这里放松一下,填饱肚子。你还知道哪一栋楼是医院,挂号要从哪个门进;哪一路公交车能把你载到哪个朋友的家……一切对你来说都是达成某个具体目标的工具。而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工具化的心态里,一定会面目可憎、一脸俗气,连他自己都会觉得乏味。这时候,就有必要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中。
即便那里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没有任何优美的风景,但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快感,因为陌生的环境总会拉开人和生活间的审美距离。
当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你并不知道每一条路通往何方,也并不急着赶路。这就意味着,这个路口对你来说并不是通往某个目标的工具。
这样的话,就算走错了路你也不会生气,只会用悠然的心态欣赏街景。步子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无妨,因为没有了目标,就不需要执行力;而不需要执行力,当然就不需要苛刻的时间表。今天的很多人之所以把旅行搞得很疲倦,也不觉得有任何审美体验,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让自己和环境保持足够的审美距离。
距离产生美。你可以从这句话里试着理解一个生活中的场景:男人成功迎娶了爱慕多年的女神,可感情往往会由浓转淡,这仅仅是因为喜新厌旧的天性吗?并不全是。爱慕可以帮人拉开审美距离,而婚姻生活是工具化的。工具化一定意味着零距离,零距离一定会让美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