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编著《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目前太极拳界非常混乱,可谓山头林立,说法众多,练法多样。没有统一的教学教材,没有统一的练习准则;缺少正确理论的引导,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斯大林说:“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太极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来引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因此,将太极拳理论创建者的论述作全方位的介绍,从而了解经典,熟悉经典,感悟经典,与古人对话,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二是在2016年,笔者受邀担任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师时,才知道没有现成的课本作为参考,必须自备教材,从而得以认真系统地重温经典。这样,便萌生了编著一本太极拳理论读物的想法。接着,便付诸行动,历时三年有余,几经周折,数易其稿,最后整理出这本《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其间,得到了吴师文翰、王跃平先生、博伦先生、孟祥龙先生等的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说起太极拳经典拳论,离不开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谱,即“老三本”。因为“老三本”是武术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之作,它标志着太极拳走向成熟。因而,其中所收录的武禹襄(1812-1880)、李亦畲拳论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航标。以此为准绳拓展开来,包括武秋瀛(1800-1884)、武酌堂(1803-1887)以及李启轩(1835-1899)、杨班侯(1837-1892)、杨少侯(1862-1929)、杨澄甫(1883-1936)、郝为真(1849-1920)、孙禄堂(1861-1932)、郝月如(1877-1935)、陈微明(1881-1958)、叶大密(1888-1937)、李雅轩(1894-1967)、董英杰(1897-1961)、吴志青(1887-1949)、郑曼青(1901-1975)、吴公仪(1897-1968)、吴公藻(1901-1983)、吴图南(?一1989)、王新午(1934-2005)、陈炎林(生卒年不详)、郝少如(1907-1983)、杨禹廷(1887-1982)、徐哲东(1898-1967)、吴文翰(1928-2019)等人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之一脉相承,构成了非常完备的太极拳理论体系。我们不妨将此称为“武李学说”,以示对太极拳理论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武公禹襄、李公亦畲的敬仰和怀念。因此,这本读物收录了“武李学说”创建者武禹襄、武秋瀛、武汝清、李亦畲、李启轩的相关论述,并不揣浅陋,竭尽所能作了些许评注。
鉴于当代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对“老三本”较为陌生或者一无所知,所以笔者重点对它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武公禹襄被称为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太极拳文化的拓荒者。所以,笔者对他的武学思想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并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阐释。广府,神奇、神秘,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古城、水城、太极城,三位一体,水乳交融,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所以,本书将《古城水城太极城》一文奉献给大家,让人们对这座古城,对太极拳历史、理论和文化多一份旁证、多一份感悟。
太极拳博大精深,它远远超出了一门拳术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逐渐地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个阶层人士所喜爱。在太极拳面前,笔者永远是小学生,再加上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所以始终抱着一份虔诚和战战兢兢的态度整理《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假如,笔者的努力对读者朋友学习太极拳有所帮助,就非常知足了。如果有不当、不足之处,敬请方家不吝赐教,以备今后改正。
整理编著《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目前太极拳界非常混乱,可谓山头林立,说法众多,练法多样。没有统一的教学教材,没有统一的练习准则;缺少正确理论的引导,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斯大林说:“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太极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来引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因此,将太极拳理论创建者的论述作全方位的介绍,从而了解经典,熟悉经典,感悟经典,与古人对话,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二是在2016年,笔者受邀担任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师时,才知道没有现成的课本作为参考,必须自备教材,从而得以认真系统地重温经典。这样,便萌生了编著一本太极拳理论读物的想法。接着,便付诸行动,历时三年有余,几经周折,数易其稿,最后整理出这本《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其间,得到了吴师文翰、王跃平先生、博伦先生、孟祥龙先生等的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说起太极拳经典拳论,离不开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谱,即“老三本”。因为“老三本”是武术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之作,它标志着太极拳走向成熟。因而,其中所收录的武禹襄(1812-1880)、李亦畲拳论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航标。以此为准绳拓展开来,包括武秋瀛(1800-1884)、武酌堂(1803-1887)以及李启轩(1835-1899)、杨班侯(1837-1892)、杨少侯(1862-1929)、杨澄甫(1883-1936)、郝为真(1849-1920)、孙禄堂(1861-1932)、郝月如(1877-1935)、陈微明(1881-1958)、叶大密(1888-1937)、李雅轩(1894-1967)、董英杰(1897-1961)、吴志青(1887-1949)、郑曼青(1901-1975)、吴公仪(1897-1968)、吴公藻(1901-1983)、吴图南(?一1989)、王新午(1934-2005)、陈炎林(生卒年不详)、郝少如(1907-1983)、杨禹廷(1887-1982)、徐哲东(1898-1967)、吴文翰(1928-2019)等人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之一脉相承,构成了非常完备的太极拳理论体系。我们不妨将此称为“武李学说”,以示对太极拳理论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武公禹襄、李公亦畲的敬仰和怀念。因此,这本读物收录了“武李学说”创建者武禹襄、武秋瀛、武汝清、李亦畲、李启轩的相关论述,并不揣浅陋,竭尽所能作了些许评注。
鉴于当代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对“老三本”较为陌生或者一无所知,所以笔者重点对它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武公禹襄被称为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太极拳文化的拓荒者。所以,笔者对他的武学思想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并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阐释。广府,神奇、神秘,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古城、水城、太极城,三位一体,水乳交融,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所以,本书将《古城水城太极城》一文奉献给大家,让人们对这座古城,对太极拳历史、理论和文化多一份旁证、多一份感悟。
太极拳博大精深,它远远超出了一门拳术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逐渐地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个阶层人士所喜爱。在太极拳面前,笔者永远是小学生,再加上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所以始终抱着一份虔诚和战战兢兢的态度整理《太极拳经典拳论评注》。假如,笔者的努力对读者朋友学习太极拳有所帮助,就非常知足了。如果有不当、不足之处,敬请方家不吝赐教,以备今后改正。
杨志英,1965年生,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人。现任中国广府太极拳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武派太极拳养生协会秘书长、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北美洲武(郝)派太极拳联盟顾问、永年郝为真太极拳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师从胡凤鸣、吴文翰习炼武式太极拳。当代著名太极拳史论家、武式太极拳家,永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式太极拳)传承人。艺理俱佳,勤于著述,人誉“永年太极一支笔”。发表武术文章161)余篇,出版专著《解析太极拳档案》《董英杰太极拳释义》等,,曾做客河北电视台《燕赵大讲堂》栏目,录制系列节目《永年太极拳》。
第一章 太极拳谱概况
第一节 李亦畲太极拳谱介绍
一、李亦畲生平简介
二、解读“老三本”
第二节 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考
第三节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变迁
一、“丁丑本”中的《王论》
二、“王恭甫本”中的《王论》
三、“王镜清本”中的《王论》
四、《太极拳使用法》中的《王论》
五、《太极拳释义》中的《王论》
第四节 解读“老三本”
一、拳论作者
二、拳谱的篇章结构
三、 “太极拳”名称的演化
四、“老三本”的价值
第二章 “郝和本”拳论评注
第一节 《太极拳论》评注
一、《太极拳论》原文
二、《太极拳论》评注
第二节 《十三势架》评注
第三节 《身法》评注
第四节 《刀法》《枪法》评注
一、《刀法》
二、《枪法》
第五节 《十三势: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评注
第六节 《十三势行工歌诀》评注
第七节 《打手要言》评注
一、《打手要言》原文
二、《打手要言》评注
第八节 《打手歌》评注
第九节 《四字不传密诀》评注
第十节 《太极拳小序》评注
一、《太极拳小序》原文
二、《太极拳小序》评注
第十一节 《五字诀》评注
一、《五字诀》原文
二、《五字诀》评注
第十二节 《撒放密诀》评注
第十三节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评注
第三章 其他评注
第一节 武秋瀛拳论评注
一、《释原论》
……
第四章 太极拳文化思考
后记
武林闲人——记当代太极拳史论家、武式太极拳名家杨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