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的是“人文的风土”,即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了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特征,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并提出:“世界史必须给不同风土的各国人民留出他们各自的位置”的观点。论述周密,言必有据。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风土在和辻哲郎的概念中是指某一地方的气候、气象、地质、地力、地形、景观等的总称。按中国人的说法是水土。和辻哲郎思考风土问题是受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触动而起。海德格尔用时间来把握人的存在方式,和辻哲郎据此开始反问:既然时间可以运用到主体的存在方式中去,为何空间不能同时运用于同一根源的存在中去呢?和辻哲郎以日本为比较轴心,来阐述世界其它地方风土人情和历史的交互关系。《风土》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大量的,数据确凿的气候和历史资料总结、逻辑,并以普通人常识性的角度去说明问题。相对于某些必须依赖大量阅读为基础才能理解的纯理论书籍,本书显得直接、真实,有说服力。
本书旨在阐明人的存在方式与风土的关系,而不是论述自3然环境如何制约人的生活。-般认为自然环境是以人的风土性为具体基础,并由此蜕化出的客体。在考虑它与人的生活关系时,生活本身也成为一种客体。这样就成了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并非从主体性的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所关注的却正是后者。尽管需要不断地涉及风土的形态问题,但我们始终把它作为主体性的人的存在的一种表现,并不视为自然环境。这一点首先不能混为一谈。
我最初开始思索风土问题是1927年夏天,在柏林读了海德格尔①的《存在与时间》以后。该书用时间来把握人的存在方式,对我启发很大。于是便涌出一个疑问:既然时间可以运用到主体的存在方式中去,为何空间不能同时运用于同一根源的存在中去呢?当然,海德格尔的著作里并非没有涉及空间,从其注重人的存在的具体空间来看,倒很像德国浪漫主义“活现的自然”的又一复苏。但它在时间这一强烈光照下几乎失去本色,我们于此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局限性。不与空间相结合的时间还并非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之所以停留于此,是因为他所说的Dasein(此在)最终仅限于个人。他把人类存在仅当作个人存在来理解,若从人类存在的个人、社会这种双重结构来看,那只是抽象的一面。所以,从具体的两个方面来把握人之存在时,时间与空间是相即不离的。这样,海德格尔尚未充分表述的历史性才会显露出其真实面目。同时,历史才会与风土相互结合起来。
之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是事出有因的。当我埋头于对时间的绵密分析时,各种各样的风土印象萦回于脑海;抑或说正是这一问题的浮现,才使我得以反刍或开始关注风土印象。所以可以说,正是时间、历史这类问题触发自己想到风土问题。若没有这些问题作引子,风土的印象也仅是停留于其本身而已了。也就是凭借这一媒介,才凸显出风土和历史的相即不离的关系。
和辻哲郎(1889-1960年),日本著名哲家、伦理学家、文化学者,其伦理学体系被称为和辻伦理学。《风土》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另著有《日本精神史研究》(1926)、《作为人学的伦理学》(1934)、《风土》(1935)、(伦理学)(3卷,1937-1949)、《日本伦理思想史》(2卷,1952)等。
译者简介:陈力卫,著名语言学者,日本成城大学教授,东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兼职教授,在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中日语言关系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8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后留校任教。199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译有松尾芭蕉《奥州小道》等。
序言
第一章 有关风土的基础理论
一 何谓风土
二 风土对人之存在的制约
第二章 风土的三种类型
一 季风型
二 沙漠型
三 牧场型
第三章 季风型风土的特殊形态
一 中国
二 日本
第四章 艺术的风土性
第五章 风土学的历史考察
一 赫尔德之前的风土学
二 赫尔德的精神风土学
三 黑格尔的风土哲学
四 黑格尔以后的风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