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引<诗>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先秦典籍中的引《诗》(《诗经》)情况,对《诗》的功能及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中紧密结合《诗》文本和先秦典籍中所引诗句、篇章,探索了“诗本义”与“引诗义”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层面的探讨,力求透过引《诗》所反映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揭示引《诗》现象的文化含义。
适读人群 :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
《先秦典籍引<诗>研究》选择从春秋战国时期诸种典籍对“诗三百”的征引来切入,通过探讨这一特定时空、不同士人对“诗三百”的运用情况来考察《诗》如何从抒发情怀的个体言说演变为《诗经》这一群体性文化经典。
《先秦典籍引<诗>研究》立足事实,将出土文献与书面资料相互印证,并结合先秦的文化背景,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诗》的功能演变、《诗》的传播与接受、先秦各学派诗学观念的生成等。
绪论
第一节 “引《诗》”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引《诗》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编 先秦史书引《诗》研究
第一章 《左传》引《诗》考论
第一节 《左传》引《诗》分期
第二节 《左传》引诗者国别、身份
第三节 《左传》引《诗》场合分析
第四节 《左传》引《诗》分类
第五节 《左传》引《诗》效果定位
第二章 《国语》引《诗》考论
第一节 《国语》引《诗》分期
第二节 《国语》引《诗》分类
第三节 《国语》引诗者国别、身份
第四节 《国语》引《诗》场合分析
第五节 《国语》引《诗》效果定位
第三章 《战国策》引《诗》考论
第一节 《战国策》引《诗》概况
第二节 《战国策》引《诗》的特点及其意义
第四章 《左传》《国语》《战国策》引《诗》综论
第一节 《左传》《国语》《战国策》引《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先秦史书中《诗》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从史书引《诗》看春秋战国时期《诗》的接受以及发展演变
中编 先秦儒家典籍引《诗》研究
第五章 《论语》引《诗》考论
第一节 《论语》引《诗》概况
第二节 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对诗论的影响
第三节 孔子以礼为核心的诗学观念
第六章 《孟子》引《诗》考论
第一节 《孟子》引《诗》概况
第二节 《孟子》引《诗》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从《孟子》引《诗》看孟子的诗学观念
第四节 引诗义与诗本义比较
第七章 《荀子》引《诗》考论
第一节 《荀子》引《诗》概况
第二节 《荀子》引《诗》的方法及其经学意义
第三节 荀子的诗学观念
第八章 《礼记》引《诗》考论
第一节 《礼记》引《诗》概况
第二节 《礼记》引《诗》分类
第三节 《礼记》引《诗》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礼记》诗教观透视
第九章 《孝经》引《诗>考论
第一节 《孝经》引《诗》概况
第二节 《孝经》引《诗》分类
第十章 先秦儒家典籍引《诗》综论
第一节 先秦儒家典籍引《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先秦儒家典籍引《诗》比较研究
第三节 先秦儒家典籍引《诗》对《诗》之成“经”的推动作用
下编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研究
第十一章 《晏子春秋》引《诗》考论
第一节 晏子的政治思想及诗学观念
第二节 《晏子春秋》引《诗》研究
第十二章 《墨子》引《诗》考论
第一节 墨子的思想及其对引《诗》的影响
第二节 《墨子》引《诗》研究
第十三章 《庄子》引《诗》考论
第一节 庄子“无为”思想及其对引《诗》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引《诗》研究
第十四章 《韩非子》引《诗》考论
第一节 《韩非子》引《诗》分析
第二节 韩非子的诗学观
第十五章 《吕氏春秋》引《诗》考论
第一节 《吕氏春秋》引《诗》概况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诗学观念
第十六章 先秦其他非儒家典籍引《诗》简述
第十七章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综论
第一节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诗》的意义
结语 关于《诗》的功能及其经典化过程的反思
附录 先秦典籍所引诗篇与诗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