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是走向经典名著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列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反复强调其核心问题是读名著,读原著,“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并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阅读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抛却那些打发时光、满足趣味的感性诉求,摆脱那种窥斑见豹、以小博大的浮躁心理,直面厚重的经典名著,读整本的书,有思考地读书。而教学干预的目的,就在于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的隔阂与障碍,消除学生面对经典的拘谨与无措,让阅读真实地发生,有深度地发生。当然,所谓的“深度”是相对而言的,意在强调阅读中的思考姿态———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批判的和创造性的思考,既要走进文本,又要走出文本;既要追求阅读中的移情与共鸣,又要保持理性的质疑与反思;既要与文本对话,又要借助文本达成与自我的精神沟通。
这样的阅读,才是对经典名著的尊重。
既然是整本书阅读,就要将经典名著当作一个生命整体,不能为了某个实用目的,对文本进行主观的肢解或零碎的嫁接,教学干预也必须基于对文本的总体把握。读一本书,就要聚焦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与文本特质,既要读出它的整体风貌,还要读出它的与众不同。如果被文本的枝节或花絮所遮蔽或魅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不说是旁门左道,至少也算得不偿失吧?
在文学性文本的阅读中,笔者一直尝试以文学“母题”来聚焦文本的核心与个性———在细读与思辨的基础上,抽绎出作品的“母题”,以“母题”切入文本,将“母题”的研讨作为阅读与探究的核心,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点。
“母题”是神话、艺术和文学中最基本的题旨范畴,如冒险、成长、生存、爱情、死亡、复仇、野心、命运、堕落、苦难、救赎等,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皆可包含在这些母题之中。说到底,母题是人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思考,体现了各民族各自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特质;对这些母题的不同表现,也彰显出作家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作品的独特价值。在宏观层面,母题具有普适的基础性、广泛的开放性与多维的关联性;在微观层面,母题又具有个体的切己性、体现了生活的同构性与生命的共通性。这样的阅读,其目的即在于将经典名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与成长资源,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丛书主编:余党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教学,倡导和探索“思辨读写”及“公共说理”。主要著作有《人文探究》《说理与思辨》《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编著“中学生思辨读本”等。
导读:张春华,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首届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无锡市特级教师后备班导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科指导专家组成员、无锡市乡村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