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是由陈柏峰、尤陈俊、侯猛等人组织的“社科法学连线”的“对话”系列活动的文字结集。活动所邀请到的对话人主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法律学者,包括苏力、冯象、梁治平等,以及其他人类学者、法理学者和部门法学者等,共计11场对话,外加3场年轻学者参与的学术前沿讨论。
《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通过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受访学者各自的学术经历、学科的发展过程和法律社会科学的研究前景,目的是给有学术兴趣的同学提供指引,并为中国法学研究留下历史印迹。
2013年12月,我们几个年轻学者商议成立“社科法学连线”。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对话”系列活动。通过对话了解学者的学术经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跨学科法律研究的前景,从而给对跨学科法律研究感兴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们)提供指引,并为记录中国法学留下历史印迹。
从2013年12月22日组织第一次对话开始,到2018年7月1日最后一次对话结束,这项活动前后持续近五年。我们集中对话了11位学者。他们各自的学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跨学科法律研究的不同旨趣。
苏力的研究极具争议性,并大大开拓了中国法学的话语空间。他的研究从早期集中于法律社会学,再到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现在则侧重于法律、历史与人文的研究,反映出他在学术上不断自我挑战,始终追问“什么是你的贡献”。
梁治平一直倡导法律的文化解释,这不仅打破了法律史原有的研究范式,而且其学术影响也溢出了法学界。他是在倡导文化自觉的立场上研究中国法律史,亦即通过反思历史来认识我们自己,也因此使得研究有了“历时性”的学术深度。
朱晓阳是一位人类学者,他的《小村故事》系列著作是国内公认的法律人类学代表性作品。法律人类学强调长期进行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和深刻描述,完全不同于对法律的规范研究,甚至会对在地生活予以同情式理解,从而对法治的宏大叙事保持了警惕和怀疑。
白建军的学科专业为刑法学,也是国内做法律实证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他长期专注于发现事实的真相,强调“我发现”而非“我认为”、假设验证、数据统计成为他基本的分析工具。也因此,他实际上大大拓展了国内学术界法律定量研究的传统。
朱景文的研究横跨法律社会学和比较法学,并将这两个领域加以融合,形成比较法社会学的研究特色。他关注法律全球化,但更为注重解释中国问题。最近十多年来,他牵头组织撰写中国法律发展报告系列,建立了对中国法治进行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
刘思达在国内法学院就读本科,后来在美国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他主要研究职业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尤其集中于对中国律师制度的经验研究。以他的经历来谈社科法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再合适不过。
陈瑞华的学科专业为刑事诉讼法学,同时专注于对中国司法制度的研究。他反对所谓的对策法学,注重从经验到理论的分析,欣赏从经验到理论的“惊险一跃”,注重概念的提炼和解释力。这也就是他所倡导的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王亚新的学科专业为民事诉讼法学,也是最早在法院进行法律实证研究的中国学者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民事诉讼实践的极大丰富,他的研究又转向法律解释学。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在上述两个领域皆很有建树的学者。
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对话者简介
序
对话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
对话梁治平:法律文化论再审视
对话朱晓阳:法学遇上人类学
对话白建军:在乎真相的法律实证
对话朱景文:法社会学和比较法的研究交融
对话刘思达:社科法学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
对话陈瑞华: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对话王亚新:程序法视野的法律实证
对话吴汉东:在知识产权与法学教育之间
对话张志铭:法学研究中的“规范”
对话季卫东:法学家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附录
社科法学与政法传统
法社会学与法经济学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