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为序,以清新温暖的文字,讲述作家三毛孤独恣意的一生。全书细腻地记录了三毛短暂的48年生命中精彩动人的时刻,她因为不会写“懋”字,就把陈懋平改为陈平,她在坟场读书读到昏天暗地,她一身孤勇去西班牙留学,又辗转于德国、美国等地,她一意孤行去撒哈拉沙漠定居,和丈夫荷西经历短暂又惊心动魄的爱情……
她的一生都在离经叛道,一生都在流浪、在感受、在表达。她坚持永远掌控自己的人生,包括在病榻前主动选择死亡。她给世人留下了如此多动人的文字,更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不断注入精神力量:“人生那么短,抢命似的活是WEI一的方法,我不愿慢吞吞地老死。”
愿你翻开这本书,和三毛一样,勇敢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至情至性的惊艳传奇(代序)
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痛快地活过。就像三毛, 用放荡不羁的自由行走,完成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
说起三毛,读者最先想到的是凄美。她看上去高冷的外表下, 有着太多未知的痴迷和神往。确实,三毛的出现和离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幅奇异的画作,让人从中解读出各种各样的内容, 那其中就有着滚滚红尘中的纷繁,有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单纯, 有着一个人漂泊的足迹,有着彼岸情若尘沙的爱恋,有着故乡在远方的乡愁,有着追梦人的低声哭泣……当然,她更像一个流浪远方的梦。
岁月深处,她用独特的文字,书写着无比苍凉的传奇和记忆。为了爱情,情愿把生命低到尘埃,并于千万人之中寻找着所要遇见的那个人。不论结局如何,她敢于用她的真诚和爱心,来完成世俗而不世故的人生。
凡此种种,就如同那个千变万化的圆筒形玩具,从中反射出人生的绚丽。这些图像既是美丽真实的,也是虚幻斑斓的。其实, 不管最终是海市蜃楼还是向往自由的探索都已不重要,依稀吹来的风中,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个灵魂不羁的奇女子,携裹着她单薄的行李,在多情而又困惑的季节里从沙漠深处走来。她是那么的自如而婉转,又是那么的虔诚而浪漫,一头长发飘拂着,时而遮挡住了眼眸,时而撩拨着白皙脖项,勾画出了属于少女最为真挚的梦想。
快乐不就是这样么?即便是流着泪水的笑容,也要让人看到不凡的光环和坚定。
这就是三毛,一朵于尘世间自由行走的花朵,一个已经逝去了许久,却又让人无法忘却的非凡人物。她已不是单纯文字的创作者,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符号和梦想。
“我很方便就可以用这一支笔把那个叫作三毛的女人杀掉, 因为已经厌死了她,给她安排死在座谈会上好了,因为那里人多——她说着说着,突然倒了下去,麦克风嘭地撞到了地上,发出一阵巨响,接着一切都静了,那个三毛,动也不动地死了。”
与俗世的距离,始终是三毛难以言说的隐痛。三毛之所以会用这样冷冰冰的文字为自己的人生谢幕做好设计,源于内心对于死亡的幻想。这样的幻想似乎充满着美妙,始终在她周围萦绕着,看似若即若离,实际上却像生了根一样,在慢慢地长大、蔓延。
许多年以后,真不知道三毛用笔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该是何种心情。但从那些文字的排列中,分明读出的是无情和内心的阴云密布。或许这样才是真正的解脱。可这样的文字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纵观三毛一生,虽说光鲜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寂寞和无助,但她历经万水千山的追寻却只是为着人生的简单。“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忙,当然看不见了……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虽说不求深刻,但她还是穷尽一生都在营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对她而言是安全的。
常晓军 副教授。现为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入选陕西文化艺术百人计划。出版《行走红河谷》《一个人的行走》等作品。文章收入《2008中国精短散文》《2011陕西青年散文选》等30多种选本。获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艺奖、中国武警文艺奖、中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奖、林非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百余奖项。
第一章 那时我们还年少
一粒沙尘/ 002
岁月静好/ 011
凡尘冷暖/ 021
不慕风物/ 030
疯牛风波/ 039
第二章 离经叛道的天才
萌生爱情/ 050
校园凌辱/ 059
长夜痛哭/ 068
点墨绘情/ 078
文字精神/ 087
第三章 春来人间草木知
尔雅风流/ 098
为情所累/ 109
寂寞灵魂/ 120
宿命相遇/ 132
烟火人间/ 144
第四章 自由不羁的流浪
花开无果/ 156
指尖流沙/ 167
红尘陌上/ 179
凡俗红颜/ 188
重返故里/ 197
第五章 落花时节的重生
异乡故人/ 210
荷西归来/ 219
拥有爱情/ 229
缔结良缘/ 239
婚后生活/ 248
第六章 一声叹息风流去
最美人间/ 258
生命孤独/ 268
滚滚红尘/ 278
最后赴约/ 289
远去雨季/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