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拖延、讨好、自卑、社恐的背后,不过是一颗习惯逃避的灵魂。)
定 价:48 元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每份工作都觉得不满,寄希望于“跳槽改变人生”,于是不停地换工作,可麻烦始终如影随形; 总有人把你的善良当成懦弱,把你的慈悲当成迟钝,你却只是默默忍受,还安慰自己宽容可贵; 遇到挫折,总以为换个环境,就能让一切变得顺利起来,可挫折总在下一个路口悄悄等着自己…… 习惯逃避的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麻烦不会因为你暂时逃避而凭空消失,只有学会刻意面对,你才能打开彻底明亮的人生。 本书从“逃避心理”的角度入手,找出我们在生活中习惯逃避的原因,让受困于逃避心理的人们,重拾自信,找到直面人生的勇气。
一、写给随时随地开启逃避模式的你! 因为害怕别人的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刻意逃避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或者活动; 不愿与任何陌生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自己能被对方喜欢; 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总是假装没有看到微信或者来电,然后把事情放到以后再说。 当逃避成为一种习惯,它就成了阻止你成长的zuida障碍。因为你会在该抓住机会的时候,选择放弃;该勇敢站出来的时候,选择退缩;该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做鸵鸟。于是,你一生都在庸常中度过。 二、害怕失败的人,从一开始就输了! 对于“避免失败”的人来说,因为他们致力于活得安全,所以总是盯着生活中那些可能会让自己遭受危险的东西或负面的东西,他们的精力主要用于保护自己。可想而知,他们过的是一种充满防御感的生活,他们的能量似乎都是向内收取的状态。 而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他们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在乎失败或付出。那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会让他们兴奋,让他们保持锐意进取的激情,他们的能量都是向外扩张的状态。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国翠,深刻剖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让你重塑乐观、健康的信念,活出不畏惧、不逃避的人生。 三、作者金句: 1、当你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时,冲突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多;你越逃避冲突,冲突来得越快。 2、人生是一场修行,越害怕失败的人,越容易活在挫败中,只有放下对失败的恐惧,破除潜意识里的限制性信念,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3、厘清自己,你就厘清了一切。所有的逃避都是对自我的逃避,所有的不清楚都是对自我认识的不清楚。 4、习惯控诉外界环境、总是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内心都有一个懦弱矮小、缺乏力量的自我。他们没有能力面对现实,只能通过自我安慰来掩饰自己失败的事实。 5、很多时候你的丧失行动力,恰恰是另外一种可怕的行动力的展现。所谓颓废、抑郁,其本质不过是指一种变相的自我攻击。 6、你之所以感到自卑,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世界,更不了解你自己,还在忙着处理幻想世界和幻想中的自己的关系。 7、谁天生是害羞、忸怩的呢?不过是遭遇过无数次否定,不得已选择通过退缩进行自我保护罢了。 8、我们学会了用强大的内心去征服和控制世界,却丧失了与世界和平共处的能力。唯有敢于展现脆弱,我们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
自??序 不知不觉间,我进入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18年了。与18年前相比,现在我的很多个性特征早已悄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细想来,这些变化无不与我逐渐能够正视自己、越来越少地使用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当年的我性格怯懦,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因此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总会刻意逃避,这当然也与我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总之,因为心理素质一直不是很好,而且多愁善感,所以我在同学中间甚至得了一个“林黛玉”的绰号。可想而知,当时的我有多么脆弱不堪。 幸运的是,这些年来在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我的个性终于得以改变,我切实感受到了自己心理成长带来的变化。我逐渐无惧困难,而且能够直面并解决困难,从心底升腾起一种踏实、坦荡的成就感。 我开始相信,其实很多问题从来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是我们对困难的恐惧情绪让我们裹足不前——我们被想象中的恐惧打败了。 当我从一个心理学的学习者变成一个心理学的临床咨询医生后,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被生活问题困扰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的问题,跟我当初的困惑极其相似。 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人类的痛苦也是相通的。很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把人类痛苦的机制揭示出来,并归纳总结为一种客观规律,并为其命名为“防御机制”。 什么是防御机制?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对此有一句通俗而又简短的解释:“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人类生命的主题,大多都与痛苦及挑战有关。人类会本能地启用防御机制去防御痛苦,尤其是当我们非常脆弱、非常渺小的时候。防御机制可以保护我们暂时活下去,但是长期使用防御机制的后果就是,防御机制会被固化下来,成为我们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本能且唯一的反应。这会大大限制我们生命可以延展的宽度,最终给我们带来新的痛苦。 我们通常讲的“了解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了解自己当初回避了怎样的痛苦、麻烦、挑战,然后再去尝试面对自己曾经一味回避的东西,消除旧有模式,让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选择的状态里。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防御机制,而且防御机制并不都是消极的。但如果它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停下来感受一下: 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在逃避什么? 那些我们所逃避的东西,是不是从未真正摆脱过? 我们不如尝试去面对它们。 从习惯逃避到刻意面对,既是一种思维的转变,又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更是一个重新打开世界的过程。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李国翠,笔名daphne,资深心理咨询师,知乎大V。 7年学院心理学学习经历,5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咨询时长超6500小时,主修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 “壹心理”平台深受读者认可与赞赏的专栏作者,为《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婚姻与家庭》等多家媒体供稿。 已出版《高情商心理学》。
PART 1 别做那只逃避的鸵鸟 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002 害怕失败的人,从一开始就输了 013 你的退让,是对方得寸进尺的温床 024 当爱情来临时,你在害怕什么 035 你一直渴望交流,却习惯被动沉默 047 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059 你可以宅一阵子,但不能丧一辈子 069 PART 2 走出自我设限的牢笼 如何找到行动力 080 你明明很优秀,却依然很自卑 090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102 信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 115 看得见的是自卑,看不见的是关系 121 “应该”——一座自我设限的牢笼 125 生活不是战场,而是一段时光 133 PART 3 最好的关系,是亲近地保持距离 为什么你总是构建别扭的关系 146 我们活成了巨人,却同时深陷“孤岛” 156 如何与善妒者和平相处 166 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中的中伤 173 欺软怕硬背后的心理学 180 摆脱“控制”,找回真实的感受 187 人生需要靠自己成全 193 缺乏个人边界,活该被人欺负 198 PART 4 向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 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 208 没有一种人生叫作正确 217 控制不了情绪,何以控制人生 223 爱生气的人是怎么回事 231 我们是如何被抱怨一点点毁掉的 236 具备自爱能力,你才能享受爱情 241 习惯性否定别人,不过是缺乏自我 247 不回避悲伤,你才能更好地成长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