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前沿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通过分析Web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SCI-EXPANDED”“SSCI”和“A&HCI”数据库2005-2019年收录的学术论文,报告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及其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概况,包括研究理论、方法、热点话题、有影响力的作者、高被引文献、主要发文国家/地区、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高被引期刊等内容。旨在厘清在此期间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变化趋势,考察其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研究动态,力争全景式描绘近15年来国际应用语言学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概貌。
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与语言学相关但不限于纯粹的语言问题,具有跨学科性质。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特别是二(外)语教学,应用的知识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理论与语言描述、语言学相关学科和教与学相关学科知识(桂诗春,1987:14-15)。国际著名语言学文摘刊物《语言学与语言行为文摘》(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认为,应用语言学分为语言教育政策、本族语讲授、非本族语讲授、语言测试与评估、成人语言发展、阅读的习得、教学和辅导、阅读过程、阅读测试、写作的教学、习得、过程和测试、双语教育、翻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和学习等11个学科(王福林、王克非,2005)。
语言学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语法到现代语言学的转变。现代语言学中,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是影响力较大的流派。本书对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论述集中在第3章,在其他章节主要描述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应用。
通过统计和分析国际应用语言学高水平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我们发现,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研究视野更宏观,角度更多元,方法更综合。跨学科发展更是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大势所趋: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涉及跨学科内容的文献日益增多。应用语言学研究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对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二是出现了跨学科转向。认知研究、身份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跨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主要交叉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鉴于此,本书着重介绍应用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领域,希望对把握应用语言学研究动态有一定启示。
刘振聪,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目前已经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典多部,代表性科研成果有专著《汉语爱情隐喻及其概念化研究》《普通语言学纲要》《英语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硕士博士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刁慧莹,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应用语言学、学术写作、英语教学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代表性科研成果有Understanding English postgraduate students' engagement with out campus reviews in Chinese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等。
第1章 中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动态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结语
第2章 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趋势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结语
第3章 2005-2019年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语
第4章 应用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学科交叉研究动态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应用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趋势
五、结语
第5章 应用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动态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应用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趋势
五、结语
第6章 应用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交叉研究动态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结语
第7章 应用语言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研究动态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应用语言学与心理学交叉学科研究趋势
五、结语
第8章 应用语言学中学术写作的作者身份研究动态分析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果
四、学术写作身份研究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课题
五、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