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何有些人跨国旅行会深受“时差”折磨?药该在早上吃还是晚上吃?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车祸?初生婴儿为何晚上不睡、整宿闹腾,而垂暮老者为何难眠、少眠?……
向日葵为何随太阳转动?公鸡为何准时打鸣?河滩为何随着潮涨潮落变换色彩?弱小的帝王蝶靠什么指引方向飞越万水千山,到达数千千米之外的栖息地?……
生老病死、繁盛荣枯,时间行走在生命之中。关于生命之问的种种答案都与“生物钟”有关。本书作者是生物钟一线研究者,他以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各种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和艺术资料,勾勒出一幅关于自然界生物钟绚丽而磅礴的画卷,并带领读者,跟随科学家抽丝剥茧的探索之旅,揭开生命的时间之谜。
引言
探秘生物钟,从这里出发
尧帝时代,一位耄耋老人拍着土地悠然歌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据传,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首诗歌。
公元前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时代,一位指挥官在途经波斯湾时,被罗望子树的树叶吸引,他发现树叶在夜晚合拢、白天张开。
1729年夏天,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对含羞草叶片昼开夜合的现象发生兴趣,做了第一个生物钟实验,发现在黑暗的柜子里,含羞草的叶片仍然昼开夜合。
1930年,两位美国飞行员在人类首次驾飞机环球飞行途中感受到了时差的存在。
201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王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用果蝇研究生物钟的美国科学家。
2035年,一位航天员在日记里写道:自到达火星半年以来,食物尚可满足需求,但是感觉睡眠不好,可能是我的生物节律出现了问题……
以上列出的几个事例,前五条都是摘自历史长河里与生物钟主题有关的资料,第六条则是对未来合理的科幻式想象。
地球上的生命已存在数十亿年,在没有人类文字记载以前,各种生物已经有了各自的生物钟——一个微小到肉眼难以看见的蓝藻,一朵高山上的小花,一只美丽、弱小但坚强的黑脉金斑蝶,一只在夜间夏威夷浅海里游戈的短尾发光乌贼,一头巨大的鲸……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生命特征,它们也有着各自的生物钟。甚至,如果未来我们发现外星生命,它们可能也有生物钟,尽管与我们的不同。
生物钟重要且有趣,吸引了从古至今充满好奇心的人。生物钟是什么?生物钟可以像钟表那样调节吗?生物钟受基因控制吗?如果我们的生物钟坏了会怎样……如果想了解这些问题,请打开这本书,探秘生物钟,从这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