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趋势的影响,包括全球人口增长、旅行数量增多和范围扩大、危险货物的生产和运输增加、全球恐怖主义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当今世界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提高灾害救援能力来有效应对这些发展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灾害救援医学逐渐凸显其重要地位。然而现有的教科书偏重理论,所提供的实践建议有限,指导方法也很少。
《实用灾害救援医学教程》由负责欧洲医疗机构重大事故医学应急救援(MRMI)课程的核心成员编写,旨在通过提供涵盖所有灾害场景并与所有医疗机构相关的实用指南提升灾害救援能力。它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从命令、协调到单个伤亡人员管理,将整个知识体系整合在一起。通过解释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为患者做什么,以及所需治疗措施的顺序和时间,突出了决策的关键内容。同时,重点讲述了简化的初级治疗方法,因为对医务人员来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进行初级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实用灾害救援医学教程》对所有可能参与重大事故和灾害应对的人员都极为有用,包括医学和护理专业的学生、救护人员、军医以及医学专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塑造了当代“众志成城、八方支援”的汶川大救援精神。从此以后,每年的5月12日成为国家法定的防灾减灾日。同年,我们出版了我国首部《灾害救援医学》专著。
十年过去了,灾害救援医学的羽翼日渐丰满,军民融合、医工联合、平战结合,更多的医疗救援力量投身到大家庭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在救援队伍能力方面,我们有三个体会:一是医学救援不仅是单纯性救治工作,而且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对灾害中的平民而言,社会结构破坏,灾害带来的不安全感、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缺乏医疗卫生服务所造成的死亡等导致的伤害,比直接伤害或创伤的影响还要大。救援队员需要真正理解并掌握救援过程中的系统性问题,有的放矢,才能精准施救。二是医学救援并非仅是现代城市灾害应急所需,而且是常态化建设工作。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国际现代城市搜索与营救队伍( UrbanSearch and Rescue Team, USAR)的建立与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灾害抗争、谋取胜利的历史。在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我国已着手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救援队伍,救援队员迫切需要持续的技术提升和能力更新。三是高精装备和技术培训正在成为救援队伍发展的两翼。国际救援的舞台不仅是人道主义担当的体现,也是各国救援装备、技术能力展示和比拼的竞技场。近些年,我们一方面致力于陆、海、空立体救援高精装备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的是救援顶层设计、技术引领的问题;另一方面,倡导训练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教材体系论证。这些培训技术具有应用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度高、使用广泛、效果确凿等特点,解决的是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应用能力的问题。
基于以上三个判断,适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邀请,希望能合作翻译出版《实用灾害救援医学教程》,我欣然答应了。这本书由Sten Lennquist博士团队根据欧洲重大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交互式经典课程经验编写,专著内容简明实用、图文并茂,主要观点清楚、系统。相信该书在国内的出版有助于传播国际培训经验,丰富救援医学理论,规范医疗救治行动,对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医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灾害救援医学诸多资深专家和中青年骨干参与了本书的翻译和审校,他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有着丰富的救援与临床经验。他们的辛勤付出使本书的表达更贴近国情,可读性、借鉴性和实用性良好。
人类在灾害面前是渺小的,因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灾害;人类在灾害面前又是强大的,因为具有认知、创新和改造世界,让灾害不再成为灾难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此,我谨向该领域的从业者、学者、专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Sten Lennquist,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瑞典Linkoping大学荣誉教授,外科医生,曾任Linkoping大学医院外科主任。当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他曾参与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从此,他开始进入灾害救援医学领域,而这也贯穿其外科医生生涯。他曾担任瑞典国家卫生与福利委员会的灾害应急准备顾问,组织并领导过多个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灾害救援医学课程,并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欧盟委员会和世界不同地区的多个国家承担过灾害救援医学的教学工作。
1991年,他被任命为斯堪的纳维亚的首位灾害救援医学教授,发起并建立了Linkoping大学灾害救援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在创伤和灾害救援医学领域,他已发表200多篇创伤和灾害救援医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一些图书中的部分章节和教科书。他是欧洲创伤与急救外科学会的荣誉会员,并在2007-2008年担任学会主席。他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外科学会、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法国外科学会、瑞典灾害救援医学学会以及匈牙利军事和灾害救援医学学会的荣誉会员。
1 重大事故:定义及医疗需求
1.1 术语
1.2 何时以及何人可以宣布\"重大事故
1.3 现代社会中的重大事故风险
1.4 重大事故中的医疗需求
扩展阅读
2 重大事故:案例与经验
2.1 术语
2.2 因技术进步而造成的事故
2.3 技术系统故障
2.4 蓄意制造的事故
2.5 由自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事件
2.6 总结
重大事故与灾害的参考文献
3 院前应急救援
3.1 国家间现场应急救援架构的差异
3.2 术语
3.3 首批抵达现场的团队
3.4 按步骤建立现场应急救援架构
3.5 设备器材
3.6 由谁负责什么
3.7 现场检伤分类
3.8 急救处理:应该做多少
3:9 伤员转送
3.10 现场登记
3.11 通信
3.12 特别注意:冲突地区的恐怖行为
扩展阅读
4 检伤分类
4.1 术语\"检伤分类
4.2 检伤分类的要求
4.3 检伤分类的方法
4.4 不同检伤分类方法的结果
4.5 儿童的检伤分类
扩展阅读
5 医院的应急救援
5.1 制订应急计划的必要性
5.2 灾害应急计划:目标与架构
5.3 警报程序
5.4 警报等级
5.5 协调与指挥
5.6 行动卡
5.7 医院的准备
5.8 伤员的接收
5.9 伤员的继续治疗
5.10 患者的登记
5.11 医院信息中心
5.12 媒体管理
5.13 物资供应
5.14 技术职能
5.15 通信
5.16 心理、社会支持
5.17 涉及医院本身的事故
5.18 特殊类型的事故
5.19 恢复阶段
扩展阅读
6 遇难者管理与身份鉴定
6.1 引言
6.2 现场的尸体保护
6.3 通常情况下的死者身份鉴定
6.4 重大事故中大量遇难者的身份鉴定
6.5 国际灾害遇难者的身份鉴定工作
扩展阅读
7 物理创伤事故
7.1 不同事故类型的不同损伤机制
7.2 各种物理创伤所致效应
7.3 穿透伤
7.4 非穿透伤
7.5 损伤的初步处理
7.6 现场检伤分类
7.7 关于继续院前急救处理的决定
7.8 院前液体复苏
7.9 院前止痛
7.10 损伤肢体的院前固定
7.11 转送的优先顺序
7.12 转送
7.13 院内的初次检伤分类和处理
7.14 院内后续治疗
7.15 损害控制
7.16 不同器官系统的损伤
7.17 重大事故中常见的特殊损伤类型
扩展阅读
8 火灾及毒气事故
8.1 烧伤治疗策略
8.2 现代治疗策略
8.3 重大火灾中的烧伤治疗
8.4 国家、国际级烧伤学会
扩展阅读
9 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发生的事故
9.1 低体温
9.2 低体温的急救处理效果
9.3 冷损伤
9.4 雪崩事故
9.5 淹溺
扩展阅读
10 危险品事故
10.1 引言
10.2 院前应急响应
10.3 医院的应急救援
10.4 个人防护装备和培训
……
11 辐射事故
12 感染性疾病与微生物威胁
13 自然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
14 战斗伤员管理
15 针对平民社会的恐怖袭击
16 严重损伤的预后评分系统
17 重大事故中的心理危机支持
18 教育和培训
19 方法学的进一步研发
原著编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