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眼球生物测量和IOL屈光力的计算两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先对各个眼球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只有做好精准测量才能做到下一步的精准测算。之后结合病例对各种类型的IOL公式的发展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同时还列举了部分少见的特殊病例,为临床医生诊治此类病人时提供帮助。
★系统、全面、深刻地介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前测量和计算、人工晶状体选择的相关知识。
★既有各种生物测量优劣的原理对比,又有不同复杂情况下人工晶状体选择与计算的分析与病例,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测算要点。
前 言
近几年,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要求医生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领域先进的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结合在一起,以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而眼球作为精细的生物器官,其各种疾病的早期变化往往依赖于专业的生物测量设备才能发现,因而眼科是最符合精准医疗的学科之一。
眼球生物测量最早可追溯到1880年的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镜的诞生,它实现了角膜曲率的测量,在此之后非标准化A超在1956年被首次应用于眼内结构的活体测量。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软件算法的优化,各种光学生物测量仪也都逐渐进入临床之中,可以说眼球生物测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光学技术的发展史。
人眼作为一个“光学”器官,在临床诊疗上不仅要考虑疾病所致的并发症,还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对疾病及手术的治疗进行分析优化,既要解决患者的问题,又要提供满意的视觉质量。而获得良好视觉质量的前提就是精准的眼球生物结构的测量。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重的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数的增多,常见老年病的诊治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至2010年全球有近2000万人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而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3200万,可以预见白内障手术将迎来一个高峰。此外随着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转变为屈光手术,手术的要求不仅仅是术后“看得见”,更要求能“看得清、看得舒服”。面对这些改变选择合适的IOL类型和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就是重中之重。
本书主要从眼球生物测量和IOL屈光力的计算两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解答。首先从临床医生最关心的眼球参数的精准测量着手,对各个眼球参数进行系统梳理,之后结合病例对各种类型的IOL公式的发展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同时还列举了部分少见的特殊病例,为临床医生诊治此类病人时提供帮助。
新书的编撰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的提出让人目不暇接。同时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本书中难免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道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书编撰过程中,高蓉蓉、张嵘、梅晨阳、胡庆节、金以利、余金津、陈敏、叶俊明、宋奔昊、陈豪、闫士翔、张国平、赖凌翔等同道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此致以真挚的感谢。
黄锦海 叶向彧
2019年3月于杭州西湖
黄锦海,现任\"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眼科和视光仪器评估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OCULUS亚太科研培训中心\"副主任, \"眼科和视光学新技术评估与研究组\"组长,中国眼科超声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ASCRS)会员,欧洲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ESCRS)会员,美国眼科学会(AAO)会员,美国眼科和视觉研究学会(ARVO)会员。
叶向彧,主任医师,眼科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专家,现任福州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白内障科主任。
第一章 眼轴
第一节 眼轴的测量范围及眼轴测量的适应证
第二节 眼轴的超声生物测量
一、基本原理
二、检查仪器
三、检查方法
四、正常表现
五、困难眼的生物测量
六、如何避免测量的误差
七、如何进行异常波形鉴别
八、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九、建议
第三节 眼轴的光学生物测量
一、眼轴光学生物测量的分类
二、眼轴光学生物测量的优点
三、眼轴光学生物测量的应用
第二章 角膜屈光力
第一节 角膜屈光力的基本计算公式
第二节 角膜屈光力的测量
一、角膜曲率计
二、基于Placido盘成像技术
三、基于裂隙扫描技术
四、基于Scheimpflug摄像技术
五、基于彩色LED反射的原理
六、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原理
第三节 角膜地形图
一、角膜地形图的类型
二、常见角膜地形图的表现
第四节 角膜地形图的应用
一、圆锥角膜的筛查
二、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三、IOL屈光力的选择
四、角膜接触镜的选择
第三章 角膜散光
第一节 检测角膜散光的仪器
一、只能检测角膜前表面的仪器
二、可检测角膜前、后表面的仪器
第二节 角膜散光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一、常用的散光矢量分析方法
二、两种常用的矢量分析法
第三节 角膜散光检测和计算的相关研究
一、角膜散光的精准和全面检测
二、散光矢量分析法计算角膜散光
第四章 前房深度
第一节 前房深度的定义
第二节 前房深度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 前房深度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前房深度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 有效晶状体位置
第一节 有效晶状体位置的概念
第二节 从生物学测量方式和IOL计算公式的演变看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变迁
第三节 有效晶状体位置对多焦点IOL和散光矫正型IOL的实际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术后IOL轴向移动对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影响
第五节 睫状沟植入IOL有效晶状体位置的计算
第六章 晶状体厚度
第一节 超声测量法
一、A型超声法
二、B型超声法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法
四、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
第二节 光学测量法
一、光学相干生物测量
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
三、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四、扫频源光学生物测量
第三节 IOL厚度
一、超声IOL厚度测量
二、光学法测量IOL厚度
第七章 角膜直径与睫状沟距离
第一节 角膜直径测量方法
第二节 角膜直径与ICL选择
第三节 睫状沟距离测量
第四节 睫状沟距离测量在ICL中的应用
第五节 病例分享
第六节 超声生物测量仪与角膜直径测量的相关研究
第八章 视轴和光轴
第一节 视轴和光轴的概念
第二节 Kappa角及α角的测量方法
一、Kappa角的测量
二、α角的测量
第三节 Kappa角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Kappa角对多焦点IOL植入的影响
第五节 瞳孔大小与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关系
一、瞳孔的测量方法
二、瞳孔大小对白内障术后不同IOL植入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第九章 角膜Q值
第一节 角膜Q值
一、角膜Q值定义
二、角膜球差与Q值
第二节 角膜Q值测量仪器
第三节 角膜Q值的应用
一、角膜Q值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二、角膜Q值应用中的局限性
第十章 眼波前像差
第一节 人眼波前像差
一、人眼波前像差的含义
二、人眼波前像差的表示方法
三、人眼波前像差的正常值及分布
四、人眼波前像差的主要来源
五、人眼波前像差的主要组成部分
六、 影响人眼波前像差的因素
七、人眼波前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八、人眼波前像差的补偿
第二节 基于角膜像差的IOL优选
一、规则散光
二、球差
三、不规则散光
第三节 波前像差与IOL屈光力计算
一、术前像差测量在IOL屈光力计算中的应用
二、术中像差仪的应用
第十一章 第一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十二章 第二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一节 Hoffer-Colenbrander公式
第二节 Shammas公式
第三节 Binkhorst Ⅱ公式
第四节 SRKⅡ公式
第十三章 第三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一节 Holladay Ⅰ公式
第二节 SRK/T公式
第三节 Hoffer Q公式
第十四章 第四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一节 Olsen公式
第二节 Holladay Ⅱ公式
第三节 Haigis公式
第十五章 第五代及新型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一节 第五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一、Hoffer H-5公式
二、Olsen C公式
三、OKULIX
四、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
第二节 新型IOL计算方法
一、Clarke neural network/Fullmonte IOL
二、Ladas Super Formula/Ladas Super Formula AI
三、Hill-Radial Basis Function(Hill-RBF)
第十六章 IOL屈光力计算公式的总结及选择策略
第十七章 散光矫正型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Toric IOL的患者选择
一、患者主观意愿
二、角膜评估
三、需谨慎使用Toric IOL的几种情况
第二节 Toric IOL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Toric IOL屈光力计算的影响因素
一、角膜散光的测量与取值
二、角膜后表面散光
三、手术源性散光
四、柱镜在角膜-晶状体平面的换算比例
第四节 Toric IOL计算公式
一、Toric IOL术前规划
二、Toric IOL术后效果分析
第五节 Toric IOL病例分享
第十八章 多焦点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多焦点IOL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多焦点IOL的成像特点
第三节 预期术后屈光状态的合理设定
第四节 术前精准的眼生物学测量
第五节 术前精准的角膜光学特性检查
一、规则散光
二、球差
三、不规则散光
四、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
第六节 影响多焦点IOL屈光力计算的其他因素
一、手术规划及其精准执行
二、品管圈提升多焦点IOL屈光力计算精准性
第十九章 高度近视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高度近视IOL屈光力计算难点
一、高度近视生物学参数测量难点
二、高度近视有效晶状体位置预测难点
第二节 IOL常数的优化
一、有效晶状体位置法(ELP法)
二、激光干涉生物测量欧洲协作组(ULIB)A常数优化数据库
三、使用光学生物测量仪内置优化程序优化
第三节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优化
第四节 部分IOL屈光力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
一、Haigis公式
二、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
三、Olsen C公式
四、RBF公式
第二十章 角膜激光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角膜激光手术影响IOL屈光力计算的因素
一、角膜屈光力
二、角膜屈光指数
三、有效IOL位置
四、IOL屈光力计算公式的选择
第二节 角膜屈光力修正及替代方法
一、临床病史法
二、无临床资料法
第三节 常用角膜激光术后IOL计算公式简介
一、Double-K SRK/T公式
二、Shammas-PL公式
三、网络公式
四、常用生物测量设备内置公式
五、病例分享
第二十一章 儿童白内障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儿童眼部检查前的镇静
一、儿童镇静方式
二、镇静监测与操作流程
第二节 儿童眼部生物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 儿童眼生物结构测量与IOL屈光力的计算
一、眼生物结构测量方法
二、儿童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第四节 儿童IOL屈光力的选择
第二十二章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与常规IOL屈光力计算的差异
一、角膜屈光力的测量误差
二、有效晶状体位置的预测准确性降低
第二节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IOL屈光力的计算方法
一、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ASCRS)角膜屈光术后IOL屈光力在线计算器
二、基于OCT的IOL屈光力计算公式
三、亚太地区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医师协会(APACRS)网站的Barrett True-K公式
第三节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IOL屈光力在线计算器的运用病例分享
第二十三章 角膜移植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一节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二节 前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三节 角膜内皮移植术后IOL屈光力计算
第二十四章 其他特殊病例的IOL屈光力计算与规划
第一节 术中后囊膜破裂时IOL屈光力选择
第二节 piggyback IOL
第三节 先天性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IOL屈光力选择
第四节 复杂角膜穿通伤患者IOL屈光力计算
第五节 硅油眼白内障手术IOL屈光力计算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