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20%的创伤患者因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病例中有70%是因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死于现场或转送途中;当一个人出现心搏骤停时,决定生死的时间窗往往是最初的4分钟。大力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让每一个第一目击者都能变成第一响应人,在急救现场给予患者及时正确的抢救,是每一个公民幸福人生的必修课,也是提高民族素养、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建设、实现“健康中国”伟大蓝图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和公共场所急救物品配置率都远远低于社会发展需求,直接影响了院前医疗急救成功率的提高。近几年,上海、深圳等地的急救立法相继颁布,倡导公众学习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鼓励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的实施,为“好心人救人免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众现场急救行为的推广和社会急救科普工作的发展。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要求,单位和个人开展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活动,应当执行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教学、考核标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立法要求委托北京急救中心和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制定撰写了《北京市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员课程教学大纲(试行)》《北京市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员课程复训大纲(试行)》《北京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试行)》,并以政府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属地立法依据的公众急救科普培训大纲和公共场所急救物资配置目录。本教材根据以上大纲和目录编写,不仅是北京市,也是全国120院前急救机构第一部统一的公众急救科普教材。
本教材由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组织国内院前急救专家编写。具备以下特点:
1.遵循权威指南 本教材的技术标准参考国际复苏联合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复苏协会的最新指南、《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教程》等权威著作。同时按照不同指南的循证依据及技术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既体现了人类医学最新、最权威的临床认知,又消除了不同指南技术差异性给急救标准带来的混乱。
2.结合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结构与城市120急救医疗体系与国外不同,很多北美、欧洲的技术标准由于急救体系不同,在国内并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急救的技术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更要与属地120急救车的服务能力和特点有效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临床收益。
3.注重教学实践 本教材的编者均为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资质急救讲师,其在多年急救培训实践中,总结出适合中国公众学习掌握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路径。书中包含精心选择的近200幅彩图、照片诠释急救技能的技术要领;采用独具特色的行动表格引导操作步骤和思维路径。本教材第一次将“急救四步法”程序融合到每一个常见急危重伤病的现场急救操作步骤中,不仅便于学员学习,更符合真实世界中的急救要求。
本书既可作为社会初级急救员培训的标准教程,又可作为社会公众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读物。感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各位专家对本书的指导与帮助。
“健康两手抓,一手抓保健,一手抓急救,两手都要硬”。让我们一起学习急救,推广急救,自救救人,自利利他,为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伟大蓝图的实现添砖加瓦!
主编
2019年10月
陈志,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脑与血管学会常委,国际创伤生命支持协会(ITLS)核心理事会理事/中国分部(120)医疗主任,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大中华区主任导师,美国急诊医师协会委员(FACEP),英国航空医疗救援协会(AAA)荣誉会员,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航空学组专家委员兼全国急救培训办公室技术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秘书长,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医学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常委、分会理事、急诊分会委员,中国红十字总会骨干讲师培训授课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特约评论员,北京应急救援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