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素不仅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方法,同时也是《神农本草经》药物的分类方法,无论是症状,还是药物性味,都要讲寒热、表里、虚实。贯穿《伤寒论》证、药、方、脉的是寒热、表里、虚实六个要素。厘清六要素之间的递进关系,以此辨证开方,简单、明确、有效。
本书包括上中下附四篇,阐述了六要素递进辨证,伤寒论七病,六要素简化辨证步骤,六要素临床应用,伤寒金匮中的食疗法(食宜、食忌、食复、食治等),伤寒论九大误会等。
本书由正安文化答摩课堂《硬核伤寒论》特聘讲师王庶编写,力图解决几个问题:
●《伤寒论》条文太难,根本读不懂。
●一家有一家的伤寒,学习如盲人摸象。
●面对伤寒的复杂性辨证抓不住关键,学得越多思维越乱。
●熟读《伤寒论》,却不会用伤寒方,面对病人束手无策。
前 言
文化与医学的前提是生机
关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学习有很多问题。《伤寒论》讲的是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还是脏腑经络辨证?中医思维是否依赖于阴阳五行?张仲景与扁鹊仓公医学是何种关系?与汉代经方及医经有何种关系?宋代以后为什么会发展出时方?是因为之前的“经方”不够好吗?最后这些问题都会落到一个根本上,即古人到底是怎么样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而诊断与治疗的基础首先在于对人体生命机制、生命运行规律的认知,因此,我们首先来看古人是怎样看待人的生命的。
曾有人争论中医有没有“新陈代谢”的概念。《神农本草经》中柴胡、大黄等条均提到“推陈致新”一词。推陈致新意味着什么呢?排出糟粕或废水废血等代谢废物谓之推陈,补充有营养温煦之功的津血谓之致新。古人的推陈致新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新陈代谢。
既然中医有“新陈代谢”,那么中医讲不讲生理病理的基础呢?其实古人也早有“生机”理论。《针灸甲乙经》篇首《精神五脏论》以及《灵枢》的《本神》篇,有着相同的阐述: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可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处物谓之智。”
这一段是先秦子华子所作,解释人的生命由来及其机制:生命的形式起源于“精、神”的循环定义,两精相抟,就有了人之神;之后有了魂魄的往来、出入功能;再有任物之心,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建立过程。
“往来”即循环输布,又叫做“升降”,指的是内部津液的循环、升降、输布,包括血液和水液的循环。“出入”指的是内外交换,包括呼吸、饮食、排泄以及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只有往来的生命是不够的,人处于植物状态也有往来但是缺少了出入,尤其是“任物之心”,这个心不是心脏,不是血液循环,而是生命对外界的信息反应和响应。严格说,出入概念除了物质交换,还包括信息交换。“任物之心”是精神意识的基础功能,是先天神经的非条件反射,“所忆之意”则是后天记忆的条件反射。参照著名的巴甫洛夫关于反射的实验,狗吃东西流唾液即是非条件反射的“任物之心”,而听到铃铛流唾液则是条件反射的“所忆之意”。“意存之志”“存变之思”是基于意识的好恶选择,“远慕之虑”“处物之智”则是更进一步的价值取向、长远追求,以及谋而后动的理智。
以上就是“生机”——生命的机制、生气之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关于生机的文化。无论是《易传》的“天地之大德曰生”,还是《庄子》的“物得之以生谓之德”,还是《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万物得一以生”,《素问》的“德全不危”“生气不竭”“道在于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儒家的《论语》“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大学》的“明明德”,佛家的“智慧德相”“能生万法”,无不以生机之德为最高标准。
而医疗的核心,正是帮助或恢复生机的正常运行,推陈致新、往来出入。
强调生机,因为这是生命的根本机制和现象。“往来”“出入”“任物”,奠定了内外治法的基础。没有“任物”,无法对外物或外界信息刺激做出反应,外治法“以物相使”的物理刺激就是无根的;没有“往来”“出入”,内治法则无法实施。 “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等,也以“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的“往来出入”为生机表现的重要特征,所以《针灸甲乙经》将《精神五脏论》放在第一篇加以强调。
在生机大论的基础上,再来看古人基于人体生命机制的诊断与治疗,就聚焦了本书的核心命题,即《伤寒论》六要素:寒热、表里、虚实。为什么要提出六要素呢?因为古人就是用六要素来考察生机与病机的。
六要素不仅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方法,同时也是《神农本草经》药物的分类方法,无论是症状,还是药物性味,都要讲寒热、表里、虚实。贯穿《伤寒论》证、药、方、脉的是寒热、表里、虚实六个要素。厘清六要素之间的递进关系,以此辨证开方,简单、明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