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章太炎先生曾说:“余于方书,独信《伤寒论》",“它书或有废兴,《伤寒论
者,无时焉可废者也。”作为医圣的张仲景及《伤寒杂病论》影响了中医学近
两千年的发展史。太炎先生又言“中医欲求融会现代科学,必先求自我之卓然
自立…何谓自立,病有西医不能治,而此能治之者。”可见临床实效为中医
自立生存之道。《伤寒论》把外感热病错练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
提出完整的六经辩证体系,莫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审
证处方,非是莫赖”。由于《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奥,更兼错简散
铁,对后学者造成很大的困难,晋代王叔和将伤寒部分重新绵整理,至宋代
成无己采用以经注论的方法明伤寒理论,名为《注解伤寒论》。以后又出现
了三个重要的派别:以明代方有执、喻嘉言为主的错简重订派,强调要恢复伸
景原书的旧貌;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尊王赞成”派,认为王叔和整理
编次的《伤寒论》更接近仲景之旧,而成无已注论则阐发了仲景证论治的精随
;还有一派为辨证论治派,以柯韵伯,尤在泾为首,强调《伤寒论)证论
治体系的临床实效,错简不影响证治的实践性。这三个派别的争论见仁见智
在客观上推动了伤寒学说的发展和完善。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学术观点,其实是
各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伤寒论》的结果。研读《伤寒论》,一遍有一的认识
一遍有一遍的境界,理解认识也有深浅的不同。
现代人学习中医,或从时人学,或从古人学,或从造化学。无论如何学习
都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伤寒论》为提高临床能力的秘。学习《伤寒论》
首先需要对《伤寒论》条文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永山兄的这本《伤寒论通释》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仲景的原意。练观《伤寒论》通释的著作,能见到的
有几十种,不少作者都想从“新”来体现自己对《仿寒论》的理解,但我觉得
能体现仲景原意的“旧”才是注释《伤寒论》的重点。对《伤寒论》的注释来
说,出“新”容易,守“旧”很难,因为许多新意其实是作者的己意,而非仲
景的本意。要做到意与古会、与古为徒,除了深厚的中医学知识以外,还必须
要做到“心斋”一“虚而待物者也”。
十几年前我也写过类似的《伤寒论》注释,名为《伤寒易解》,作为带教
学生学习《伤寒论》的读物,而且一度有过修政完善的想法。但是自从永山兄
开始撰写《伤寒论通释》之后,我就随着他的撰写进度,把他已写完的部分陆
续推荐给学生学习,而将我的《易解》束之高阔了。永山兄是真心高者,因为
从升降出入论伤寒的通释更容易使人理解仲景的意。当你读过此书,一定知
道我所言不虚,是为序。
林晓峰
于冰城求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