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3.6 元
丛书名: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 , 新形态教材
- 作者:黄汉菊 著,黄汉菊 编
- 出版时间:2020/5/1
- ISBN:9787040539929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37
- 页码:27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4
- 开本:16开
《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在《医学微生物学》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全书分为三部分: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共36章。主要介绍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及生理、消毒灭*、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常见致病性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学概述与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病毒的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常见的致病性病毒。
新版教材升级为新形态教材,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形式,精简了教材纸质部分内容。数字课程内容包括教学PPT、英文摘要、章小结、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自测题,以及每章选取重要知识点制作的微课、拓展阅读等。第4版的内容和形式丰富,更有利于读者学习。
《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可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使用。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1版至第3版已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使用15年,获得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及学生的广泛好评。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注重于培养未来的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修订再版了《医学微生物学》。新版教材将纸质内容进一步精炼,并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设计,使教材及时更新,有助于保持教材内容的前沿性。
第4版教材依据培养目标、学科进展,并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精选内容,突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重的特点,学以致用;适应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拓展医学生视野,体现数字化时代特征。
纸质教材和数字课程的配套使用,得到了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全书共37章,每一章都相应配套提供了数字资源,其内容包括教学PPT、英文摘要、章小结、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自测题、微课与拓展阅读等,使教材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如在第十六章其他细菌中,纸质版教材简要撰写了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而通过微课“胃中的隐形杀手”,以及拓展阅读“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幕后故事”,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加深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养。英文摘要、章小结、自测题则有助于学生预习、明确要点及双语教学的过渡;每章设有思考题,起到复习和启发思维的作用。
本教材的编写作者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江汉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和贵州大学等15所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科研的一线专家,特别是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年轻教师的加盟,为《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编写增添了新能量。该教材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所有参编者高度的责任感、精益求精的精神。《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修订,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我们的学术水平和编写能力,教材中必定存在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同道予以批评指正。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营养
第四节 细菌的代谢
第五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 噬菌体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第三节 噬菌体的应用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基因突变及其修复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细菌突变体
第十二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第二节 诺卡菌属
第十三章 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三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一节 布鲁菌属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第三节 芽孢杆菌属
第四节 弗朗西斯菌属
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第一节 弯曲菌属
第二节 螺杆菌属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第四节 嗜血杆菌属
第五节 军团菌属
第六节 鲍特菌属
第七节 不动杆菌属
第八节 肠球菌属
第十七章 支原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第十九章 衣原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第二十章 螺旋体
第一节 密螺旋体属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属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第二篇 真菌学
第二十一章 真菌学概述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性状
……
第三篇 病毒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