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关于家庭的心理学理论、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核心家庭中的关系与家庭角色、核心家庭中家庭养育。这些内容对于家长从事儿童教育和家庭建设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本书除了介绍经典心理学实验和研究外,还大量增加了实操性演练内容和知识补充,是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最齐全和实用的一本教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以及对家庭教育问题有兴趣的研究者及普通读者。
把心理学中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总结出来,强调理论和实际结合,知识和实操兼顾,有一定的研读价值。
序
海娟是我的2000级研究生,在2003年毕业时,海娟选择了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当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过17年的点滴积累,海娟从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人,成长为一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注册督导师,成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拥有健康的人格,不仅可以让人保持良好的状态,更能够让人在面对压力时,能积极地、具有建设性地面对和应对,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避免危机事件发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家庭为一个人提供基因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成长环境。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人格特点和对待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依恋方式,学会了应对外在事件。依恋风格一经形成,将在孩子走出家庭后决定其与人互动的模式。孩子被家庭所塑造,因此其与父母、家庭成员所形成的互动模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家庭环境,但是当孩子进入社会后,会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更多的现实问题,如果在家庭中所形成的模式适应性不良,甚至具有明显的缺陷,那么孩子在社会中就会适应不良甚至适应困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温暖港湾,是孩子的安全基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那么,家庭是如何具体影响一个人的呢?作为父母,如何能够对孩子做好家庭教育呢?本书从一个发展的视角,紧跟心理学理论的前沿,逐步展现了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本书在经典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将客体关系理论、心智化、主体间性等理论纳入相应章节,重点回答了四个问题:心理学是怎样理解人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怎样的?核心家庭中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在核心家庭中开展家庭教育?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将依恋、防御机制、人格发展水平、家庭生命周期、家庭代际传递、分离个体化等内容有机融入到各个部分,从种族、家族、原生家庭到核心家庭等不同角度,呈现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个人的自学手册,促进自我了解和成长。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让人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实现心理学本土化,解释中国的面子、人情、孝道、自我观、家族主义等问题,为未来中国的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心理学指导越来越值得关注!
海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兴趣。我记得,当时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位女老师负责八里台和六里台两个校区的心理咨询室。海娟所学习和生活的校区是八里台校区,她在课余时间帮助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做接待和预约工作,持续了一个学年。海娟在毕业后进入高校心理中心工作,是一个经过实践尝试后的选择,是一种跟随内心的选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做一名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海娟也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期待她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白学军
2020年8月
刘海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导。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4-029),注册督导师(D-20-23)
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督导。
第一章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自我认识
依恋
防御机制
人格发展水平
第三章:认识家庭
家庭的生命周期
家谱图
家庭结构
家庭秘密
代际传递
第四章核心家庭
客体
家庭排行
亲子关系
教养方式
第五章亲密关系
爱情
亲密关系
婚姻关系
核心家庭与原生家庭
多代传承
第六章核心家庭中的角色
核心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核心家庭中的孩子
核心家庭中的母亲
核心家庭中的父亲
第七章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孩子
独立的孩子
孩子的发展任务
第八章亲子养育
主体间性家庭教育
心智化
自我同一性
性别角色教育
游戏
第九章60分父母
夫妻关系建设
亲子关系建设
原生家庭关系建设
自我建设
自我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