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修正:跨文化交流的逻辑与认知研究》以多重文化融合理论为总体框架,综合运用民族志方法、扎根理论方法、认知科学方法、广义论证方法、非形式逻辑方法、形式(符号)逻辑方法(包括公理化方法)和博弈论方法,研究跨文化群体交流的逻辑和认知结构,从而为处理跨文化群体互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多重文化融合理论,跨文化交流的两个核心机制是融合和修正。全书将围绕这两大主题按照语言融合、逻辑融合、文化修正和信念修正四部分展开,其中语言融合为跨文化交流提供语言基础,逻辑融合为跨文化交流提供逻辑基础,文化修正通过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实证方法给出跨文化交流的宏观过程,信念修正则综合运用和发展信念修正理论、动态认知逻辑和模糊逻辑以及博弈论等工具揭示跨文化交流的微观机制。
我们从语言和逻辑两个方面对融合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在语言融合方面,我们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使用的语言抽象为不同的语义网,考察了语义网上节点的对应和融合,进而研究新产生的语义网对两个原有语义网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文献中语言人类学的调查结果,我们对语言学家发现的一种原始性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语言IMA语言进行了逻辑建模,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语言表层差异下的深层差异和共同之处。
在逻辑融合方面,我们将一个文化的逻辑抽象为该文化所认可的全体论证构成的集合,然后考察不同逻辑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公理化方法,我们得到了一些不可能性结果,以及哪些逻辑性在融合下更容易得到保持。通过构造性方法,我们找到了实现逻辑融合的一种途径。另外,我们还将一个文化的逻辑处理为一个论辩框架,研究了不一同论辩框架融合下各种语义的保持性。
我们从文化和信念两个维度对修正进行了研究。在文化修正方面,我们基于中山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鲁西南地区N村落、拉萨西郊和北郊、甘南夏河县拉卜楞镇及其周边地区等田野点的调查资料,从广义论证的角度,根据主体、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特征刻画出真实的论辩过程,提取了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多种典型论证模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主体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的文化模型与文化图式,并探讨了文化图式的动态变化与融合过程;对刻画跨文化互动整体性质的多重文化融合理论及其假设,提供人类学与心理学证据并进行验证;在上述研究结果和田野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约束公共文化的规则。
由于信念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我们还运用形式化方法研究了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信念修正机制。与传统的信念修正理论相比,我们的信念修正理论不再假设新信息具有绝对优先性,而是要在本文化的核心信念下进行评估,与核心信念相融的信息才会引发修正。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我们还以动态信念逻辑为基础,考察了基于模糊真的修正。按照多重文化融合理论,在融合与修正后,会产生一种新的共生文化。一种达成共生文化的方法就是谈判。因此,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谈判的修正,以及谈判解的逻辑刻画。
文化是指一群人共享的价值、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共享某一文化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构成该文化中的群体(简称群体)。享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在信息和物质层面的交往形成跨文化群体互动。本书将以鞠实儿(2012,2017)提出的多重文化融合理论为总体框架,综合运用民族志方法、扎根理论方法、认知科学方法、广义论证方法、非形式逻辑方法、形式(符号)逻辑方法(包括公理化方法)和博弈论方法,研究跨文化群体交流的逻辑和认知结构。这一研究之所以必要,有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考量。
从现实背景看,其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交往的环境日益复杂;因此,要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其二,随着我国和平崛起,调整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了解,维护世界和平,这已是当务之急。本书的研究试图为处理跨文化群体互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它的设计面向上述国内国际重大现实问题,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
从理论学科发展背景看,其一,逻辑学发展的要求:近10年来,逻辑学出现了社会转向。以前被认为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经典问题也成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几乎与此同时,鞠实儿(2006,2010a,b)提出和论证了逻辑学文化转向的思想,指出逻辑学研究应该关注不同文化的逻辑思想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论辩和融合的逻辑。事实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信念、偏好必将随着群体间信息的互动产生不同的信念更新和偏好改变。逻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刻画群体交流和互动背景下的人类社会行为(特别是主流文化中的理性行为)。由此,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扩展,逻辑学日益成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二,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界对民族问题的研究采用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主要集中在各民族社会文化的结构性、象征性、行为性层面;而缺乏采用高科技手段研究各民族心理、认知、语言逻辑的内部机理及规律,以及对民族、跨文化交流中摩擦乃至纠纷与各民族心理、认知及语言逻辑关系的综合比较研究。因此,如何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做出精确地描述和提出可操作的消解策略,这是社会科学,尤其是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三,跨文化交流和互动研究是20世纪后期国际上兴起的学术思潮。相关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思潮、语言交际、中外交流史等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是:语言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方法的探索、对有关历史事实(事件)描述和解释、对有关理论的思辨分析和评论。虽然上述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跨文化互动和处理日常活动层面上的交流问题;但是,对于处理复杂的大规模的互动问题,我们需要更为精确和系统的模型作为表述和处理手段。
在上述背景下,研究各民族在具体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进行论辩的原则,揭示跨民族交流所必需的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机制,探索进行跨民族的论辩与交流的有效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仅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看,本研究不同于已有研究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但考虑群体交流与互动中的公共理性,而且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体在逻辑和认知上的结构性差异;不但考虑单一社会和单一文化内部的群体交流与互动,而且考虑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但运用已有的逻辑理论描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而且通过广泛考察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论辩行为,反过来修正和扩展逻辑理论本身。
鞠实儿,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数理逻辑方向获理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
导论:跨文化交流的概念模型
1 引入
2 文化的结构
3 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4 文化模型的形式定义
5 文化修正的形式规范
6 跨文化论辩的理性建议
7 多重文化融合理论
8 结论
第1编 语言融合: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基础
第1章 基于语义网的语言融合
1.1 意义和文化
1.2 语义网
1.3 搭建语义网
1.4 跨语义网主体沟通
1.5 小结
第2章 基于极小语言的语言融合
2.1 语言逻辑研究的英语进路
2.2 作为原型的IMA语言
2.3 IMA语言的逻辑
2.4 可能的扩充
2.5 小结
第2编 逻辑融合:跨文化交流的逻辑基础
第3章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逻辑融合
3.1 逻辑的形式刻画
3.2 逻辑融合的形式刻画
3.3 逻辑融合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3.4 与其他聚合框架的关系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构造性方法的逻辑融合
4.1 文化逻辑系统
4.2 文化逻辑系统融合
4.3 融合的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论辩框架的逻辑融合
5.1 导言
5.2 抽象论辩
5.3 模型
5.4 聚合结果
5.5 相关工作
5.6 小结
……
第3编 文化修正:跨文化交流的宏观过程
第4编 信念修正:跨文化交流的微观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走向田野的逻辑学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