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自然属性导致各地区存在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议题。生态补偿作为环境管理的创新手段,在流域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初步建立基本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健全并完善现有的补偿机制,是目前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创新内容。在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多以保护性单向补偿为主的背景下,《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依据生态补偿的广义含义,遵循“有奖有罚”的基本原则,从双向补偿的角度入手构建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机制,对双向补偿机制中的利益主体、补偿标准测算及补偿方式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例进行模拟应用,力图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流域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自然属性导致各地区存在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流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议题。生态补偿作为环境管理的创新手段,在流域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初步建立基本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健全并完善现有的补偿机制,是目前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创新内容。在现有的流域生态补偿多以保护性单向补偿为主的背景下,本书依据生态补偿的广义含义,遵循“有奖有罚”的基本原则,从双向补偿的角度入手构建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机制,对双向补偿机制中的利益主体、补偿标准测算及补偿方式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例进行模拟应用,力图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双向生态补偿是通过制度创新,将流域生态的外部经济和损害成本内部化,对流域生态保护者给予合理补偿,对流域生态破坏者进行相应惩罚,采用经济手段优化流域生态资源配置,从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两方面来实现流域的绿色发展。双向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促进流域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构建双向补偿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双向补偿机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包括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析、双向补偿标准的计量、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分配管理和双向补偿机制在小清河流域的实证分析等,根据模拟应用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建议。
本书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1)流域双向补偿中利益主体的识别及其行为研究。现阶段,以政府作为相关利益主体代表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运行效率最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流域内的利益主体众多,精确界定成本较高,政府间的相互交易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上下游间的双向补偿需要上级管理部门的参与,通过提高补偿资金额度、降低保护成本、增强惩罚力度等提升上下游政府参与生态补偿的积极性。流域上游多为资源富饶的经济贫困地区,为缓解其生态资金投入压力,上级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并做好核查工作。
(2)双向补偿标准的测算。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双向补偿机制构建的核心。本书在分别核算利益主体保护性补偿标准和惩罚性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将二者耦合叠加得到双向补偿量。标准核算内容方面,与现有的以单一水质作为指标不同,本书综合考虑了水质和水量两种因素进行测算。生态保护性补偿标准测算方面,主要依据流域各区域水质和水量的保护行为进行度量;生态惩罚性补偿标准测算方面,主要依据流域各区域的水质污染行为和水量超量使用进行度量。此外,还基于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双向补偿标准的差异化,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标准的差异化测算。补偿标准的测算作为双向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计量时应体现保护行为与污染破坏行为结果间的差异。利益主体采取保护行为和污染破坏行为的偏好不同,产生的生态效益和损失也不对等,分别采用保护成本和重置成本确定保护性补偿和惩罚性补偿标准,区分两行为贡献的差异。对同一利益主体,将保护性补偿标准与惩罚性补偿标准叠加耦合后的金额大小体现了其综合行为的效益或损害。依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整,注重流域各区域间经济支付能力和发展水平间的差距,避免出现“一刀切”,实现标准差异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扶贫作用。
耿翔燕,女,山东聊城人,管理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长期致力于流域生态补偿、资源经济、环境政策等相关问题研究。近年来,已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科技论坛》等国内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一项,济南市社科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得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优秀毕业生等多项。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的理论阐述
第3章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利益主体及其行为选择
3.1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利益主体分析
3.2 流域上下游政府间演化博弈分析
3.3 上游政府与上级管理部门的信号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4.1 双向补偿标准测算的思路框架
4.2 保护性补偿标准测算
4.3 惩罚性补偿标准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标准综合测算及调整
5.1 基本思路
5.2 双向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5.3 双向补偿量的调整
5.4 补偿标准的最终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模式优化
6.1 上级政府参与角度的现有生态补偿模式分析
6.2 流域生态逐级补偿
6.3 双向生态补偿模式的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资金的运作分析
7.1 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
7.2 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
7.3 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与考核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小清河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机制模拟应用
8.1 小清河流域概况
8.2 小清河流域生态补偿实施概述
8.3 小清河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机制运作
8.4 小清河流域补偿资金的层级筹集与分配
8.5 小清河流域双向生态补偿运行保障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