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阅读书系》立足中国文学的高度,以名家名作为重要牵引,挑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包括散文和小说)单独成册,引导青少年从经典中品读、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阳光的时间(彩插版)》精选了作家格非《青黄》《戒指花》等5篇小说,以及《词语》《时代与经典》等多篇经典散文,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充分向青少年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伟大魅力。
《阳光的时间》是格非向音乐大师致敬的美文,它显示了格非对门德尔松、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作品的熟稔程度和独特的理解。作为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他会在与大师的比较中谈门德尔松的“尴尬”地位,会通过“E小调幻想曲”的三个演奏者的演绎比较其不同的风格特点。《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阳光的时间(彩插版)》精选格非的三部小说和十一部散文作品。
接受文学的邀约
二十多年前,我在《大家》创刊号上,读到格非的中篇小说《相遇》,时至今日,我依然对阅读中那种神秘体验和隐隐的激动记忆犹新。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英国远征军侵略西藏的那段历史。事实上,荣赫鹏带领的英国远征军侵略西藏的目的是要长期占领西藏,然而,当他用精良的武器击败藏军时,却发现他们无法统治这片充满神秘意味的土地和那个满怀自信的民族,于是,远征军掠夺大量金银财物之后扬长而去。这一事实,在荣赫鹏的回忆录《英军侵略西藏史》中有详细的记载。在这里,格非并非想要再现那段历史,在他的理解中,“英国军人历经长途跋涉进入中国西藏,似乎并不意味着对西藏占领与征服,而只是仅仅对它进行了一次礼节性的拜访”。它是两种文化在西藏高原上的一次相遇与碰撞,也是征而不服的对话与对抗,这正是小说家对这段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文学阐释。在另一种意义上,对于文学的读者来说,正是在与小说的相遇中,阅读成为他们接受文学邀约的庄严仪式,在心灵的沉浸中领受着格非给予的精神馈赠。
我猜想,张学昕教授在编选本卷时,在选目上一定颇为踌躇。因为像格非这样的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小说创作甚丰,选来选去总会生出遗珠之憾。这其中像《相遇》《锦瑟》,以及近期连续获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隐身衣》,未能选入一定会让人心存不甘。况且,像《欲望的旗帜》《望春风》和摘得茅盾文学奖桂冠的“江南三部曲”等长篇巨著,因限于选本的体例而无法考虑,甚至萌生这种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的疑问。好在这部文集是可以作为了解格非作品的基础,想到这些,内心似乎有了一点儿宽慰。因为,这种文学的邀约,也是走进格非文学世界的良好开端。
小说部分选入三篇,其中《迷舟》发表于1987年,《褐色乌群》发表于1988年,《蒙娜丽莎的微笑》发表于2007年。前两篇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格非的成名作。1986年格非以短篇小说《追忆乌攸先生》登上文坛。这篇写于旅途列车上的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关于“乌攸先生”的故事。格非并没有按照惯常的叙事方式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他把“三个穿警服的人”的调查过程与孩子记忆的片段巧妙地“焊接”在一起,让那些“折叠”在孩子记忆深处的印象在“追忆”中徐徐浮现:看弟弟老K杀鸡、焚书的火光、乌攸先生复仇、杏的出现、乌攸先生被枪毙的场面,这些属于孩子的记忆,体现着孩子观察的兴趣点和“剧照式”的空间性和断片性的记忆特点。这篇一气呵成的小说,叙事手法极为精妙奇异,让格非“第1次意识到了生命、记忆以及写作所构成的那种神秘的关系”,正是这种“神秘关系”的发现与思考,为格非此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精神高度。
……
格非,清华大学教授,学者型作家。其作品坚韧、优雅而睿智,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内在精神的衍变。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及《望春风》《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等,中短篇小说集《褐色鸟群》《雨季的感觉》《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集若干。
·小说
迷舟
褐色鸟群
蒙娜丽莎的微笑
·散文
当木匠,还是上大学?
十年一日
我与音乐
阳光的时间
词语
似曾相识的精灵
小说和记忆
作家的局限和自由
时代与经典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妮娜》
鲁迅和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