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立足中国文学的高度,以名家名作为重要牵引,挑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单独成册,引导青少年从经典中品读、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成长如蜕(彩插版)》分册书精选作家叶弥的《天堂里的一座桥》《向一棵桃树致敬》等9篇小说,用极富感性和理性的笔触勾勒出世间百态,对青少年进行人性渗透并提醒其提防负能量,对心灵进行安抚。
《少年中国人文阅读书系:成长如蜕(彩插版)》收录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叶弥的短篇小说9篇,包括《父亲和骗子》《明月寺》《香炉山》等。这些小说取材广泛,手法多样,有着深入生活肌理、体味生活之痛的深刻与无畏,也有着对抽象的浪漫和精神之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私恋与追求,但作品写来却又是淡静内敛,不事雕饰。
如何成长如蜕
作为一位备受关注的中生代小说家,叶弥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当代批评家的笔下。随着其短篇小说《天鹅绒》被姜文作为底本改编成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作家本人也由此获得了更普遍的社会认知度,进入了“专业读者”群之外的广阔的大众视野。然而声名的累积,并未使叶弥的写作态度和生活状态发生太多的改变,她似乎没有要与读者、市场做更多直接对话的打算与准备。她不因作品备受肯定而露才扬己,而是选择继续在太湖的小村落,与那些猫狗鸡鸭做伴,不时奉献一些让人眼睛一亮的新作。叶弥谦退隐逸的生活态度与写作态度,反而更表现了她作为小说创作者当行出色的某种持守的专业之心。在数量有限的可见访问中,她也曾经坦言自己如同流浪的孩子,唯独被文学这个行当所收容。
写作有年,且已有足够佳作压身的作者,依然葆有仿佛小说初习者的天真烂漫,由此多少可以想见其人其文的性情气质。叶弥虽然谨慎自持,与其作品的接受者保持了一定“安全距离”,遵循了独立自在的书写原则,但是她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成长如蜕》在当代青少年读者中取得的共鸣和代入感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新生代的“90后”“00后”读者或许对这篇作品中所设置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需要通过阅读相关史料稍作知识补充,以延伸其间接经验,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可贯穿全篇的代际冲突、父子矛盾之“家变”主题,则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的亲子沟通难题。从父亲那边看来,子承父业的“理所当然”,与弟弟的自由意志两相违拗,几乎找不到能够从容对话协商的缓冲空间。
……
叶弥,一九六四年六月生于苏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累计发表作品两百余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成长如蜕》《钱币的正反面》《天鹅绒》等,短篇小说《香炉山》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为英、美、法、日、俄、德、韩等国文字。
天堂里的一座桥
向一棵桃树致敬
雪花禅
致音乐
成长如蜕
父亲和骗子
明月寺
钱币的正反两面
香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