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作为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和艺术院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同时可以作为艺术院校教师的重要参考文献和必读书目)一书以艺术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艺术文化放在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进行观照、省思,试图对艺术这一人类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及其对于人类存在、发展的意义进行新的阐释,本书结构完整,体系严密,引证丰富,适合深度阅读和延伸讲解。本书的理论创新程度:针对目前人类艺术的新现实、新现象,本书通过对于艺术本体的新阐释克服了二十世纪以来种种艺术本质论的局限性,本书批驳了黑格尔的 艺术发展三阶段论 ,对人类艺术文化的本体性存在及其对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进行哲学形而上的解释,所提出的 情意合一实相 、 活感性生成 、人类共在的原要求 、感性与理性对话性共在的不可缺少的一极 等艺术本体论理念,尤其是将上述理念进行对照性的、互文性的阐释,是本书的理论创新之处;除此之外,本书突破以往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 、 东方 二元对比模式,将印度、埃及、日本、巴比伦以及东南亚艺术美学理念放在与东西方艺术美学理念平等的层面上进行对比、互文论证,因此就使得结论更加圆融可信。本书辟专章对艺术价值进行集中研究,从价值论角度探讨艺术文化的独立性和超越性,并对艺术的价值结构进行新的学理性阐释。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本书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对艺术发生学、人类的艺术行为、人类艺术的演化以及艺术在人类文化演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宏观考察,本著所形成的对于艺术特征、艺术本体存在的新阐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各个不同门类的艺术如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影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等以及对于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理解,本著提出的艺术文化学研究方法,对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启发价值;通过深入的辨析,本著纠正了学术界对于当代大众文化的误解,对于如何制定合理的文化政策和艺术开发政策具有学术指导价值。
在现有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和提高,内容更加符合教学要求。总结了前版的经验、修订了问题,提高了质量。全面推进 数字化、立体化 教材的建设。届时课件、教案、试卷、二维码链接、在线课程建设、相关课程的慕课、微课等内容也将同步推进,与课程建设配套,做到与时俱进,打造有影响的品牌精品系列教材,促进学校学科发展,促进新时期人才培养。
前 言
艺术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东西方轴心时代的大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庄子、墨子等都有关于艺术文化的独特论说;说它年轻是因为从学科体系来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晚近从人文社会学的诸多学科中独立出来的。艺术学独立的历史可追溯至“艺术学鼻祖”德国美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他认为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与愉悦情感有关的美,艺术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与感性认识有关的“形象构成”。其后由德国艺术学家、社会学家格罗塞丰富发展,至德国美学家马克斯·德索著《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终于得以确立。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斯·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中指出,美学并没有包罗一切我们总称为艺术的那些人类创造活动的内容与目标。每一件天才艺术品的创作起因与效果都是极端复杂的。它并非取自随意的审美欢欣,也不仅仅要求达到审美愉悦,更别说美的提纯了。普通艺术科学的责任是在一切方面为伟大的艺术活动做出公正的评判。
马克斯·德索倡导艺术学的具体实证研究,要使艺术“这种人类自由、主观与综合的活动获得必要性、客观性和分析性”。格罗塞在《艺术科学研究》一书中同样倡导以客观的科学方法,精细入微地研究艺术这一具体的经验事实。他指出艺术学的研究课题应是:①研究艺术的本质,即把艺术活动及作品研究同其他研究区分开来,研究相互区别的各门艺术,研究艺术的各自不同的性质;②研究跟艺术家和素材有关的各种动机,研究艺术和自然的(风土的)、文化的各种制约;③研究各门艺术给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效果。
中国当代艺术学既有与美学、文艺学强烈的分化意识,又有试图包举艺术审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一体化建构意识。艺术学涉及的问题或内容有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演进、艺术功能、艺术文化、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作品、艺术种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家等。虽然这些内容并未穷尽艺术现象(艺术事实、艺术世界)的方方面面,但这种一体化的学科框架整合思路还是可以加以辨识的。
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包罗万象,如人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迁研究、地理环境与文化理念的关系研究、符号研究、文化类型研究、文化史研究、价值观念研究、行为方式研究和文化产品研究等。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艺术学研究,或者以文化学研究的成果来观察艺术,便形成了艺术文化学。艺术文化学研究艺术的文化规定性、艺术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但是,正如当代学者周宪等人所指出的,这只是“半个”艺术文化学,即研究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这一半。因为艺术文化学不仅是一种强调他律、强调超越于艺术之外的学科,或者说着重文学艺术与其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外部研究”,而且是一门确认艺术在某种程度上的自律,以及艺术终归要还复为其自身的学问,只有同时研究作为艺术现象的文化这另一半,艺术文化学才算完全。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不能变成艺术的文化决定论,因为艺术不仅蕴含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而且艺术作为全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又超越具体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是一个自在圆满的存在实体。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几种艺术文化学专著,徐岱和杨春时于1990年分别出版了《艺术文化论》和《艺术文化学》。杨春时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值得重视,如在论述艺术文化的特殊性的时候,他认为艺术文化是特殊的文化,正由于艺术是超越的文化,即超越现实的文化,因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艺术文化的核心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超越现实价值的高价值,是人的价值的真正实现。从价值论的角度讨论艺术文化的独特性可谓正中鹄的。1996年,丁亚平出版《艺术文化学》,接连提出艺术文化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观念,并从这三个角度对艺术文化学进行了新的理论建构。丁亚平指出,艺术文化学研究不能满足于对艺术做孜孜不倦的考证或外在浮面的检视,对艺术文化的研究,首先要注意艺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主题形式、美学取向等审美文化方面的内容。从这样的研究观念出发,艺术文化学是一种艺术哲学,更是一种文化哲学,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诗学,渗透着强烈而自觉的文化意识。这些理论见解,对中国的艺术文化学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本书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解蔽——还人类艺术活动以本来之面目,并试图在学理层面上阐明艺术及艺术精神对人类存在和社会历史演化的价值所在,在与已有的各种学说的对话、质疑、扬弃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有创新意识的新见新观点,如“活感性生成”“情意合一实相”“感性与理性对话性共在的不可缺少的一极”等艺术本体论理念。艺术文化超越哲学、宗教的价值独特性,艺术精神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文明内部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文明断灭之际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艺术文化发挥着文明对话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等。这些观点不无新意,并试图在前人研究解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这些理论思考和诠释模式尚有待海内外学人明辨。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稍加修订而成的,导师刘梦溪先生要求我对本书所提出的新的核心观念,如“情意合一实相”等进行详尽的分析梳理,以便于加强本书的说服力度,为此特地在全文之后增加一篇附录论文——《诗歌的智慧》,希望这篇讨论诗歌(实即广义艺术或广义艺术文化)的文章能够对我在正文中提出的相关观点有所深化。
编者
2020.9
黄永健(1963— ),安徽肥东人,现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文学硕士(北京语言大学,1991)、哲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2000)、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07,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进行艺术文化学研究,完成博士论文《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位置》)。主要论著有《苏曼殊诗画论》、《中国散文诗研究》、《深港散文诗初探》、《凝神注思——批评与探索的轨迹》、《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位置》、《《王国维境界说探微》、《梁启超的学问意旨与学术人格》、《从李白的觞咏看唐代的酒文化》、《湘湖文化与青年毛泽东》、《文学性及文学性新建构》、《从纯文学到大文学》、《艺术文化的价值超越性》等。出版散文、诗集《后海湾潮音》、《清水湾画意》、《愤怒的剑兰》、《来如春梦》等四种。 曾获得 纪念散文诗九十年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理论集奖 、第五届深圳青年文学奖、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广东省 爱心 征文二等奖、全国散文诗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世界华文报告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之星奖、2009中国散文论坛征文一等奖、我心中的香港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季军。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艺术评论文章近百篇。
第1章绪论
第二章艺术与文化
第1节“艺术”与“文化”二词的观念梳理
第二节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原始艺术与原始文化
第1节人与文化及艺术的发生
第二节原始文化
第四章原始艺术在原始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
第1节原始艺术作品
第二节依存与独立
第三节原始艺术精神
第五章艺术本体——艺术文化的自我存在
第1节本质和本体
第二节艺术本质论和艺术本体论
第三节情意实相——艺术本体论新诠释
第四节艺术存在的独特性与自洽性
第六章艺术文化价值论
第1节价值、实用价值、超越价值
第二节价值本质和价值对象
第三节文化与价值
第四节艺术文化的价值
第七章艺术存在与文化变迁
第1节文化变迁对艺术存在的影响
第二节艺术文化的超越性示相
第八章文化之桥——艺术在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第1节现代化、全球化、地方化
第二节文明对话与共同价值
第三节从艺术文化到全球文化
附录A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