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幼年、私塾及小学时代
一诞生及家庭教育
苏州古称吴县,春秋时代吴国曾建都于此。早在2000多年前,苏州已是南方的文化中心,享“东方威尼斯”的美誉。这里家家户户前门临街、后门傍水,园林名胜甲于天下,清雅明秀,风情万种,美丽的大自然和丰饶的人文环境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在苏州现当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中,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叶圣陶本名绍钧,1894年10月28日诞生于苏州城内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
1906年春,进小学读书之前,按那时的习惯,叶绍钧取号“秉臣”。这个号是根据《诗经·小雅》中“秉国之均”那句话起的。这里的“均”就是“钧”,“秉国之均”大概是掌握治理国家的枢纽的意思;所以接下去的两句就说能辅助君主,能教化百姓。这样的人的身份当然是“臣”,“秉臣”这个号就是这样来的。给叶圣陶起这个号的是他的堂叔,名朝缙,字绶卿,是一位教书先生。升入中学后,叶绍钧觉得“臣”字容易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统治人民的“君”,他不愿意做“皇帝”的“臣民”,就在1909年改号为“圣陶”。给他起这个号的是一位姓沈的国文老师,名孔修,字绥成,古书念得很熟。他说“圣陶”出典是“圣人陶钧万物”。“陶钧”就是“制陶器的时候用来把泥团旋成陶坯的转盘。在‘圣人陶钧万物’这句话里,‘陶钧’当然作动词用,大约是塑造的意思,陶冶的意思,感化的意思。后来,这个号渐渐地被人们所熟悉,知道“叶绍钧”的人反而不多了。
叶圣陶的出生地悬桥巷,如今位于苏州市区平江路,原本只是一条宽2米、长300米,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小巷,可这个看起来不怎么眼的小巷,却是名人荟萃之地。顾颉刚在1944年撰写的《记三十年前与圣陶交谊》中说:“圣陶幼年,与予同居悬桥巷。‘悬桥’者‘县桥’之讹。昔日长洲县署在玄妙观之北,今名旧学前,巷口有桥曰县桥,由县桥东行即是巷也。巷有闻人三,明之郑桐庵,清之黄荛圃、洪文卿。《孽海花》既隐洪文卿为金雯青,亦隐县桥巷为圆峤巷。荛圃之家今为潘氏家祠。圣陶幼时僦居潘祠之西。予家则在祠南,距河,涉板桥至,曰顾家花园。”
叶圣陶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味极浓的小巷,姑苏文化的沾濡浸润使得他从小就聪慧过人。科举考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卷面的字要写得工整,符合考官的口味,所以叶圣陶三岁就开始识字,写描红纸,到1900年进私塾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端正清秀。叶圣陶灵敏聪慧,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因而变得更加急切。
父亲叶钟济,字伯仁(1848—1919),职业是账房,为城内大儒巷一位姓吴的大户人家管收田租,月薪十二元,苏州称这种职业叫“知数”。苏州向来是官吏的出产地,清朝的状元苏州出得最多。苏州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出了许多官僚。他们从外面搜刮了钱财,带回苏州,在安富尊荣、尽情享乐的同时,买地置产,役使乡下农民,而自为“有田之家”。正是因为江南的“有田之家”大都住在城里,所以又流行“江南无封建(地主)”的说法。“地主”把土地租给乡下的农民耕种,秋后择日开仓收租,规定“头限”“二限”“三限”三个“限期”,佃民按“限期”缴租,可适当减免租子,借以奖励本分和听话的佃民;如逾期不缴,地主则放舟下乡,强行收租。叶圣陶早年在日记中写到父亲去“大儒巷吴家”,就是到那位姓吴的地主家帮收田租。叶钟济为人笃实,仁慈可亲,口碑极佳。大户人家逢到婚嫁庆吊,也会请他去帮着管账,事后会领到赏钱。母亲朱氏(1865—1961)料理家务。叶圣陶在《略述我的健康情况》一文中介绍说:
我母亲是我父亲的第二位续弦,生我的那一年,我母亲三十岁,我父亲四十七岁了。我生后第三年又生了妹妹,再过四年生了第二个妹妹(叶绍铭)。大妹妹十三岁时病故。
叶圣陶出生那年,叶钟济“四十七岁”,这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可在当时真可谓“晚年得子”。“母亲三十岁”,她廿九岁结婚,第二年喜得贵子,这在今天看来很寻常,可在当时“廿九岁”就是“老姑娘”。这么晚才出阁也是个特例,并不是因为其貌不扬或性格上有什么欠缺,而是她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忍心让母亲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直到叶钟济答应把岳母娘请到家里来供养,她这才应了这门亲事。这么算起来,叶圣陶一家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的窘迫可想而知。叶圣陶早年的日记中不仅有“冷月峭然袭衣襟”“重单不温”的描述,还有朝不保夕的忧虑。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
1911年11月27日我家无半亩田一间屋,又无数十金之储蓄,大人为人作嫁,亦仅敷衣食。今年水患,农田收租减色,又且征军饷于田亩。我家所入定致不敷。就目前观之,竟将致不能举火。大人日夜忧叹,谓将冻饿及身也。小子听之亦无限惶恐。噫,质库无物,告贷无方,不知何以过此年也。始以为贫非真病,今知贫之足以抑人已。
可叶家的祖上才叫阔。叶家祖籍安徽,明末清初,叶家的祖辈在明王朝行将灭亡的荒乱岁月饱尝战乱之苦,辗转来到苏州,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旧时苏州有三处地方最为热闹,一是位于苏州城东南的盘门,二是位于苏州城西的阊门,三是位于苏州城南的胥门。叶家的祖辈住在盘门,开猪行和丝绸店。相传猪行的伙计很在行,力气大,有眼力,一只手就能拎起一只大猪,掂一掂就知道重量,不用秤称。由于经营有方,叶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在盘门买下了半条街,故曾有过“叶半街”的美名。
叶家在盘门买了半条街,可见当年有多排场。咸丰庚申(1860)时,“太平军”攻克苏州,叶家的猪行和丝绸店被烧个精光,家人也逃散了,只剩下叶圣陶的父亲和一个堂兄弟,从此叶家便衰落下来。鲁迅想起家庭衰败以后的遭遇,在小说集《呐喊》的自序中大发感慨,他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而叶钟济只是自认倒霉,常常为不能光复祖业而愧疚,且把复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叶圣陶身上。他清明节带叶圣陶出城扫墓,总会在祖茔前追忆祖业。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
1913年4月5日至墓道,瞻拜之后,巡视一周,见沿浜石岸皆已跌落水中,当年至巨之工程,今乃颓废不堪,寒门力薄,修理为难耳,为之嘻吁久之。
这一年叶圣陶18岁,他触景伤怀,情不能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