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等。
《通论》难写,是众所周知的,它难就难在要“通”——要编写中国全部通史,必须先读完中国历史*基本的史料,对于史料的搜集、考据、编述等也要有一定的造诣;虽然讲“通”,但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全无主题,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贯通历史,进行整体性的诠释也是难题。若以此标准来衡量,治通史的门槛是极高的。
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2000年次出版后,便赢得,多年来一直是历史系的重要书。这本书以作者在“中国通史”讲坛多年积累下的讲义为基础,而教学相长,因此融汇了作者对“通史”这一课题成熟的经验与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以说,对“通史”写作方式、主旨和历史研究中的“通”,作者均提出了自己而新颖研究范式。
绪言: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